第三十六章 捅個窟窿!
那名戲劇藝術前輩道,“我最喜歡的是其中那些語言,真個看出劇作者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人物性格的統一化,不再是幾個版本之中,以民間故事為模板創作,主角個性前后矛盾,行為也時常乖張,時常耿直,時常又瘋瘋癲癲。而且主角團個性活潑,對話也很有趣,譬如這段,“那老者道:“......那黃風大圣風最利害。他那風,比不得甚么春秋風、松竹風與那東西南北風。”八戒道:“想必是夾腦風、羊耳風、大麻風、偏正頭風?”……
這一劇版,更覺人物活性,譬如唐僧給悟空念緊箍,把頭給念成了細腰葫蘆,疼得滿地打滾,我以前看各本的時候,對于八戒和沙僧不聞不問就很不滿。而這一版里,沙僧替大師兄求饒,八戒也急的跺腳,兩人一個拉師傅,一個去看能不能幫到大師兄扯開緊箍,寫得真好!這就是細節……整部作品,貫通了西游故事,從戲劇藝術角度來看,我腦子里已經有了一幕幕的畫面,而且一掃西游故事的凄風苦雨,晦暗血腥。更像是構造了一部成人童話!
老劉,我終于明白為什么你一個做電影的居然也開始對做劇感興趣。一旦真的呈現這個故事,你再發揮到位,可以想象能出現什么樣的化學反應,我都迫不及待想看到這部作品的成形了!”
“此前國外也翻拍過西游故事,可要不把唐僧搞成女人,就是劇情狗血,讓rb和hg人胡亂調侃拍攝一番這些,實在是打老先人的臉,若是你能定鼎西游,我們也能理直氣壯輸出我們的文化。我覺得這部劇本很有潛力,敢問編劇是哪路高人?”
劉啟榮看著這幾個專家顧問團的教授一臉殷切的目光,道,“說實話你們還別不信……此人就是我們基金會的創始人,高樹人先生。高先生博學多才,你們大概也見到了,能讓你們幾位專家也嘆服吧……怎么樣,諸位也有意愿加入基金會嗎?”
劉啟榮不是相關專家,但一旦涉及到這種傳統文化題材,他都要請教相關專家,這里面不光能獲得專業意見,從這些人眼睛里分辨出好壞,還能規避很多麻煩,不至于壞了他劉啟榮的名頭。
而現在,看到這幾位專家對整個劇作那種眼神爍爍放光的模樣,他心頭也已經產生了那個強烈的意愿。
就讓自己拍一部迄今為止國人自己的西游故事!
讓孫大圣迸出于這個世界,把這天捅個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