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詩名遠播
然后,這首詩在縣府也傳開了。
只用了短短三天,這首詩就成了金川縣府最新的童謠,到處都是孩子邊跑邊唱。
大康文風盛行,不僅達官貴人喜歡詩詞,一些商賈豪紳也喜歡附庸風雅,經常贊助一些文會,借此來討好當官的。
此時金川縣府最大的酒樓,就在舉行一場文會。
文會的發起者是金川最大的鹽商康豐年,主角是郡城來的一位姓陳的官員。
這個陳老爺是郡城鹽鐵行業的主要負責人,也是康豐年的財神爺。
為了討好陳老爺,康豐年花了不少錢,從廣元郡各地請了不少小有名氣的“才子”過來作陪。
在大康,通過作詩作詞被舉薦做官的例子很多,有些還被傳為佳話,被人們津津樂道,何況康豐年為了討陳老爺歡心,每個才子都給了不少的潤筆費。
席間,“才子”們為了引起陳老爺的注意,一個個極盡所能的賣弄文采。
可惜他們做出的詩詞太平庸,陳老爺一首都沒看上。
然而就在散場的時候,陳老爺被街上一群孩童嘴里的童謠吸引。
當得知這是一個山野讀書人寫的詩,陳老爺對《憫農》和金鋒大加贊賞。
自然而然的,這首詩就隨著這次文會,徹底傳遍廣元郡各地。
不管地球還是大康,節儉都是一種傳統美德,《憫農》立意節約糧食,而且情感真切很容易引起農民的共鳴,所以傳播速度非常快。
而金鋒這個名字也隨著這首詩被傳開了。
很多讀書人開始打聽金鋒是誰,想要拜會。
可惜這年頭通訊太落后,很多人都知道這首詩,知道金鋒這個名字,和他是金川的,卻不知道他是金川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