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6章 基層公職人員
“金川日報?”
陳文遠愣了。
報紙怎么減少糧食損失?
九公主也疑惑的看著金鋒。
“糧食倒伏之后,只要還長在桿上,沒有捂在水里,短期內也不會爛掉,我們要做的,就是組織百姓盡快把倒伏的莊稼收起來。”
金鋒說道:“最近這幾天,各地的莊稼應該都熟了,是搶收期,金川日報需要號召百姓互幫互助,爭取顆粒歸倉。”
“好的,我回去就寫稿子,然后第一時間發(fā)出去。”陳文遠點頭。
“這個是我寫的濕糧保存辦法,你一起發(fā)出去。”
金鋒從桌子上拿出一張稿紙遞給陳文遠。
由于之前的賦稅繁重,農具也非常落后,所以百姓可以耕種的土地有限,如果真的一直降雨,百姓就算冒雨用手捋穗,一個人一天也能捋不少。
關鍵是這個時代的百姓知識太匱乏了,居住面積也小,如果遇到連雨天,他們很難找到地方把收回來的濕糧晾干,絕大部分百姓只知道把糧食堆在一起,然后看著糧食被捂壞。
金鋒在稿子上列舉了一些在這種情況下保存糧食,適合農家操作的辦法。
陳文遠趕緊接過稿紙,匆匆看了一遍,然后便離開回去趕稿子了。
和鼓勵漚肥的操作一樣,這次的稿子會以副刊的形式發(fā)出去,并且讓當地官員通知到各個村鎮(zhèn)。
民以食為天,特別是在這個隨時有人餓死的時代,每一穗糧食都非常珍貴。
搶收期只有幾天時間,晚了糧食就爛地里了,為了保證搶收,金鋒和九公主商量了一下,暫停了所有以工代賑項目,各個工廠也暫時減產甚至停產,由廠長組織工人下鄉(xiāng),幫百姓搶收糧食。
各地的府兵和公職人員,除了維持治安的,其他的也全都投入到秋糧搶收工作中去了。
一個新的政權總是充滿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