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8章 事實勝于雄辯
徐鋼沒有回答金鋒的問題,而是從懷中拿出一份文稿,遞給金鋒。
金鋒接過來一看,文稿謄抄的正是自己的方案,而且其中多處作出了批注,說明徐鋼不僅仔細看了自己的方案,還認真研究了,甚至把其中兩處錯別字都修改了。
“徐大人既然仔細看了方案,那就應該知道,我的計劃是以三號船塢和捕撈隊為核心,一邊擴張,一邊發展!”
金鋒說道:“如果計劃推行順利,完全可以實現收支平衡!”
在金鋒的計劃中,首先對三號船塢進行擴招,制造更多的漁船出來,進一步擴充捕撈隊。
捕撈隊擴大之后,就能帶回來更多的漁獲,這些漁獲可以作為工錢支付給船塢工人,從而進行一個良性循環。
“先生您也說了,如果計劃推行順利,可以實現收支平衡,那萬一計劃推行不順利呢?”
徐鋼反問道:“自古以來,打獵捕撈都是看運氣的事,要不然農事也不會成為社稷之本!
萬一漁船造出來之后,打不到魚,無法養活那么多工人,先生又當如何?”
人類發展經過幾個階段,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從狩獵文明向農耕文明的轉變。
和徐鋼說的一樣,狩獵的確需要很大的運氣,在沒有弓箭的上古時期,人們有可能十天半個月都打不到任何獵物,相對來說,采集植物的種子就穩定得多,于是狩獵文明便漸漸向農耕文明發展。
金鋒這份方案的根基就是捕撈隊打漁來支撐東海的發展,甚至建造一座新城出來,從徐鋼的角度來看,這個想法過于理想主義了,也過于冒險了。
如果有一天捕撈隊打不到魚了,那么金鋒的所有計劃就是一紙空談,而且會讓原本穩定的東海亂起來,造成不可控的危險。
如今的東海能夠提供大量的海帶和咸魚,極大的緩解了川蜀的食物壓力,萬一出現一點紕漏,東海亂了,海帶和咸魚說不定就沒有了。
從這一點來看,徐鋼的擔憂非常合理。
九公主應該也是這么想的。
這不是不信任金鋒,而是因為之前的科技落后,對海洋的了解太少,他們缺乏對海洋的認知。
“徐大人,你的擔心是對的,但是你不了解大海,不知道大海有多大,不知道大海中蘊藏了多少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