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狩獵
當然也有條件,那就是嚴格按照他的要求,二十畝小麥、二十畝大豆、二十畝苜蓿輪種,回樂縣租給耕牛,持續數年,看看效果如何。
所以邵樹德覺得這個方法在其他地方都無法復制,因為它需要兩個條件:一、成片且無復雜產權關系的農田;二、海量的大牲畜。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在內地估計一個都做不到,撐死做到第一條,還很不容易。
******
賀蘭山北部這一段,因鮮卑乞伏氏曾居住于此而得名。又因山石突出像嘴,后世得名石嘴山。
帶著兩萬多大軍至此,可不是為了游玩的。黃河兩岸,大量蕃漢夫子還在將糧食、器械轉至定遠軍城,這耗費可不是什么小數目。
破丑、米擒是游牧部落,與之前來投靠的農耕或半農耕部落完全不一樣,跑路起來家當不多,隨時可走。不過,在有大隊騎兵的邵某人面前,即便不死,也得扒掉一層皮。
彌娥川,就是后世的吉蘭泰鹽池,不是很遠。逃吧,之前在河西被俘斬六千余眾,居然還不來投順,真是豈有此理!唔,難道是被殺得太狠了,內部反對聲浪太大,不愿來投了?那干脆就一棍子打死好了。上次削弱了一部分,這次再殺一部分,以后光靠定遠軍七千五百眾,估計也夠制住你們了。
與南邊諸縣的黨項部落不太一樣,這些來投靠的,游牧、農耕部落各自參半,總計十余個,全部人口五萬余。
這些個部落,國朝統稱為賀蘭山蕃部,屬于河西黨項的一部分。事實上河西黨項的居住范圍很廣闊,不但在靈州,涼州等地亦有,甚至還有一部分被其他族群統治著。相對而言,靈州應該是最多的。
“爾等皆大唐皇帝治下蕃民,自當曉事。日后須勤納貢賦,每年臘月末,送牛羊、糧食至靈州城。逾期不至者,休怪朝廷大軍征討!”邵樹德說道。
當然這也和西北地區沒有出現一個強勢部落有關,力量太分散了,誰也不服誰,那么自然要被欺負了。后世拓跋黨項起家時,甚至連平夏黨項都沒完全控制,橫山黨項亦游離在外。至于河西黨項,那得是攻下靈州之后的事情了。
軍事打擊、政治聯姻、貿易綁定、宗教玄學,邵某人幾乎無所不用其極,盡可能將更多的黨項人納入到自己的統治范圍內。
野利氏、沒藏氏、嵬才氏,如今就相當于自己這個封君下面的封臣。對河西黨項的統治感覺還要更薄弱一些,但沒辦法,新得之地就是如此。況且自己的核心統治區在夏綏銀三州,離得太遠了,出動一次大軍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