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
從今天起,靈、鹽八縣的政務就向李劭負責,軍務當然插手不了,定遠軍使王遇可是大帥的心腹,據說綏州團練使楊亮馬上要到靈州來當兵馬使,管兩千州兵,大家安心接納移民,做好安置,開展農業生產即可,其余無需多問。
六月初八,北邊有軍報傳來:四千騎卒在彌娥川一帶追上部分處于逃竄狀態的河西黨項,斬首千八百級,俘三千余人,牛羊八萬余頭。
收獲不僅僅是戰利品。最主要的,是不能讓黨項人出現共主。
維持一盤散沙的狀態最有利,也最容易征服、控制、拉攏,黨項如是,回鶻亦如是。
與黨項、回鶻相比,或許契丹更有潛力,但那是幽州鎮的麻煩。此時的大漠草原,其實是無主的,自己還有時間。若是再過二三十年,保不齊契丹就統一草原了,那便是國朝初年的突厥,而不是明朝中后期的蒙古,須得集北方多鎮之力才有可能抗衡。
安排好這一切,已經是六月十一了,邵樹德下令全軍班師。
“靈州父老但請放心,只要某在一天,靈州便可安居樂業。”邵樹德看著相送的一群人,心情也十分之好,道:“國朝初年,百姓皆安樂,一年四時八節,農祭、慶賀、游樂數不勝數,好不熱鬧。然上月端午,雖家家戶戶勉強過了節,比起國朝初年如何?某未見四民并踏百草,未見斗百草之戲,未見采雜藥,未見互贈織物游樂,百姓生活困窘,亂兵四起,劫掠鄉里,此天下公卿將帥虧欠于百姓者。或曰時局喪亂,諸鎮皆如此,但本帥不認,定要還靈州父老一個富足安寧。誰若想破壞這份安寧,諸君可共誅之!”
長安天子、外鎮將帥都不會把大家當人看,都是兩腳羊。靈武郡王愿意給大伙最基本的尊嚴,一家人能團團圓圓,不用擔心哪天有亂兵沖進來,將妻女財貨搶走。只要說到做到,那么便跟他又如何?
而隨著他起頭,眾人紛紛附和。邵樹德細細觀察,發現大伙說這話時不似做假,頗有幾分真心。這就很好嘛,安定美好的生活是大家的共識,以后誰想作亂,那就是公敵,可群起殺之。
在路上的時候,邵樹德接到了聽望司傳來的幾份消息。
幽州、成德兩鎮討伐王處存,幽州兵攻易州,李全忠統兵,全軍六萬人,將易州圍得水泄不通。但易州堅城,克之不易,一名下級軍將劉仁恭想到了個辦法,穴地入城,遂克之。
幽州兵聽聞成德軍敗,自恃精銳,并不害怕。不過王處存這廝出了個賤招,夜間遣三千士卒蒙上羊皮至易州城外,幽州將士以為是真的羊,爭出搶掠,被王處存大敗。
這年代軍士的德性啊!
但這些軍隊也真的不可靠!王處存的賤招,還有之前黃巢故意退出長安的爛招,偏偏都奏效了,簡直無語。
李全忠遂造反,幽州城中沒什么留守兵力,李可舉為免家人受辱,全家登樓自焚而死,李全忠遂為盧龍軍留后。
“李克用這廝騰出手來了啊,下一步會干什么呢?”邵樹德將情報放下,仔細思考著:“昭義河北三州?振武軍?還是關中?”
圣人返回長安后,要重建神策軍。田令孜在蜀中募了五十四都兵,一都千人,隸左右神策軍,糧餉、器械花費極多。再者,朝廷官員也陸陸續續回來了,南衙北司加起來官員逾萬,光靠京兆府、同華二州實在養不起,于是便把主意打到了河中鹽池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