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休閑(一)
******
“阿舅(阿舅、小郎均指妻兄)幾時回來的?”邵樹德將鬧個不停地野利克成交給侍女,隨后坐了下來,問道。
野利遇略明白他問的是幾時下山的,于是答道:“正月上山見了見家君,隨后便下山了,一直住在夏州。”
“見過外甥女了?”
“見過了,與室妹幼時一般可人。”野利遇略笑道。
野利遇略還是有點遺憾,妹妹沒能生個男孩。靈武郡王這么多姬妾,又常年出征在外,下次再懷上,就不知道什么時候了。
不過妹妹還年輕,今年才十七歲,還有大把的機會。靈武郡王的勢頭這么好,日后的前途簡直——貴不可言。野利氏能否走出橫山,更進一步,除了立下戰功之外,其他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視。
“茶山鐵礦如今怎樣了?”
“族中征調了千余人,不是很足。家君又征調了附庸部落千余人,還是不太夠。大王若想多產鐵,還是需要加派人手,最好再來兩千。”野利遇略說道。
茶山鐵礦,位于橫山之中,是目前定難七州之中唯一大規模投產的鐵礦。邵樹德對此寄予厚望,倒不是因為其儲量有多大,而是這個鐵礦的成分可能比較特殊。
后世西夏的兵器,一開始用的都是茶山鐵,采空了之后才使用從遼國、宋國走私過來的鐵,或者賀蘭山中所產的鐵——那個鐵礦當時產量不大。
夏州的鐵冶務,專門制造各類兵器、甲胄,質量優異,即便北宋君臣兵將都十分追捧。一方面西夏的軍工技術確實很不錯,另一方面這個鐵礦可能也有些特殊,應該含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成分,使得制造的軍器都是上品。
“人手我來想辦法。”邵樹德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夏州都作院,目前已經開始使用茶山鐵鍛造兵器。除了刀矛箭簇斧子之外,去年還制作了十三副馬甲,今年前三個月又生產了十副。考慮到夏州都作院的人手還在不斷擴大,邵樹德有信心在年底前額外生產三十副馬甲出來。
甚至于,他都打算給那些私人鐵匠鋪下訂單了,讓他們也幫著生產馬甲。
不就是錢嘛,能換來軍器那是再劃算不錯了。
而且明年就要西征了,河隴各部與中原大不相同,馬特別多,而且質量還不錯。國朝初年,涼州蓄養百余萬匹軍馬,身形高大,強健,所謂“涼州大馬”是也。
對付這些勢力,在騎兵方面一定不能吃虧。定難軍的青海驄本來也是不錯的戰馬,如果再配備優良的甲具,騎卒再有精良的兵器,打起來就更得心應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