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休閑(二)
開河、挖煤、修路,耗盡了他們的體力。而邵氏的如日中天,更是徹底擊垮了他們的心氣。在如今的局勢下,還有必要抱著過往的恩怨么?靈武郡王都大度地不追究了,拓跋氏有什么資格耍脾氣?
而且部族實力也大不同于以往了。兩年多的苦役累死了不少人,還有不少人轉行了,在礦上討生活,即便已經赦免了他們的罪過。
更現實的問題是,草場在哪里?牛羊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是拓跋思敬的女兒拓跋蒲犧牲自己,服侍靈武郡王,屢屢“泣血諫言”,這才使得靈武郡王下令大赦。要是再能給大伙找來草場就好了,那所有人都要承她的情。
至于拓跋思恭等人,大伙早不認了。即便非要一個拓跋家的骨血來繼承部落,也只能是拓跋蒲的孩子,不然大伙不服。
“過些日子你去一趟綏、銀二州,那邊的倉城都建好了,看看里頭的軍糧有沒有短少?!鄙蹣涞聦钛育g說道。
供軍使,與幕府的司倉判官其實有業務重疊之處,但現在都分割清楚了。
供軍使衙門下面暫設武庫司、轉運司兩大部門,負責軍事物資的存放、轉運、分發。原來的司倉判官將只管民事。
國朝的官制,其實是有很大缺陷的,官員少,覆蓋面不足,因此不得不搞出大量臨時性的使職來負責各種事務。久而久之,這些使職已經成了常設職務,但還是非常混亂。
邵樹德無權更改州縣官制,但他想改一改幕府官制。在不導致更多混亂的前提下,慢慢來。目前的一大舉措是設立第二個行軍司馬,以后左、右行軍司馬各管一攤子業務,分割權力,分別向自己負責。
底下判官、孔目官的數量也要增加。之前的體制太粗陋了,一個判官既管這個,又管那個,有時候管的兩個東西之間還風馬牛不相及,實在過分。這次要向精細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正好來投自己的人越來越多,有的是位置安排他們。
左行軍司馬還是吳廉,管典藏司、營田司、支度司、醫藥司、互市司、總務司六個部門,以后視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增加部門。
右行軍司馬暫時還沒人選,底下管將作司、營建司、廄牧司、聽望司四個部門。
此外再成立理蕃院衙門,設主事一人、副主事兩人,處理蕃部事務,直接向自己負責,權柄極大。
定難七州范圍內那么多蕃部,沒有專人處理確實不像話。理蕃院主事,邵樹德打算讓野利經臣、沒藏慶香中一人來干。
本來讓蕃部頭人來干這個職位不太合適,但誰讓自己實在缺少精通漢、蕃兩方面事務的人才呢?自己手底下那些人,說句難聽的,黨項話沒幾個有自己說得好。
野利經臣、沒藏慶香都是姻親,也老于世故,想必不會做得太過火。他倆的眼界,這會應該不再僅限于自家的部落了。
想來想去,最終確定讓野利經臣來干,誰讓他女兒給自己生了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