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招討使
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邵樹德原本也沒想這么多,只是單純想幫諸葛爽出頭,順便撈取點財貨、人口罷了。
隨后長安又發生政變,楊復恭被逐,朝廷組建山南道招討行營,場面越搞越大。
義從軍左廂六千步卒早就先行一步,前往子午關,打算走子午谷至洋州。
五萬多大軍浩浩蕩蕩,直往西去。
邵樹德點了點頭,他也是這么個想法。
人家在鳳翔待得好好的,一府三州,接近三十萬漢人百姓,外加七八萬吐蕃、羌人蕃部,外無大敵,小日子過得很滋潤,又有雄關堅城,憑什么移鎮?
“朱玫是有野心的。”趙光逢低聲說道:“兩年多前入長安,與李昌符之戰,大帥應還記得。朱玫硬是等到戰局非常明朗的時候方才倒戈,此輩狼子野心,不到最后一刻不放棄。心性如此,焉能久蟄大帥之下?而最近幾年,朱玫廣置豪宅,醇酒美人,要么是陰有異志,暗蓄甲兵,囤積財貨,以待天時。要么干脆就是灰心喪氣,對前途不抱希望了。無論哪種,大帥只要給他機會,其野心就會如同野草一樣瘋長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送他去東川,高仁厚可會奉詔?”邵樹德問道。
“待抵達鳳翔府時,某便找機會探探朱玫的口風。就怕他沒野心,如王重榮一般,那反倒不好辦了。”邵樹德說道。
但這也是事實,守戶之犬,可不好打呀!
這邵樹德,可真是陰魂不散,怎么到哪都能碰到你的兵?
王卞出身左神策軍,對西門思恭一貫比較恭順,因此在丟掉振武軍節度使的大位后,依舊能撈到華州刺史的位置。
歷史上韓建當華州刺史時,披荊斬棘,勸課農事,深入閭里,訪民疾苦。如此經營十余年,戶口繁盛,農業興旺。同時又地處商道之上,昭宗被挾持過來后,商旅更多,商稅豐厚,竟然還有錢重修長安城。
會州在國朝前期名為“粟州”,以倉粟豐實得名。韓建上任后,確實很賣力氣,跑遍了各鄉,并親自帶領百姓清理沼澤,種植粟麥、果蔬。
有些人啊,就沒選對職業。韓建也是運氣好,若不是邵大帥聽過他的名字,說不定就和賊王八一起被斬了。如今當了刺史,好好治理內政,攢下功勞之后,未必就沒有前途了。
但華州這個地方底子確實不錯,田地平整,有渭水及其支流,還產茶葉,又有潼關商道,總體而言還是比較富裕的。
華州不過三個縣,錢糧怎會如此之多?王卞這廝還真有幾分運道,竟然能到這個地方任職,心里多半也是有些暗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