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
這就是馬槊的優(yōu)勢所在了,比騎槍更重,而且重多了。混戰(zhàn)之時,拍人比刺人還要有效,一下子就能掃清一大片。
回鶻人對此早有心理準備,此刻越來越多的人向兩翼分流。
“大帥,回鶻人改變戰(zhàn)術了……”高臺之上,陳誠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了變化。
“不敢與咱們的馬槊騎兵對抗,知道打不過,于是兩翼包抄,想繞到后邊,踢咱們的屁股呢。”邵樹德說道。
敵人吸取了教訓啊!應變速度其實挺快的。
知己知彼,是為將者最基本的素質(zhì)。回鶻人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也知道劣勢所在,因此想要揚長避短,可以理解。
但這種放棄中路,兩翼包抄后路的打法,也非常危險啊!
一個操作不好,就直接被隔成兩半。雖說主動分成兩半,與被動分成兩半,完全是兩個概念。但被割裂就是割裂,危險性是不小的,這其實就是在搏。
烏姆主親自領了數(shù)百身披甲胄的騎兵,重點突擊朔方軍左翼來自會州、岷州、秦州的蕃部。意圖就和邵樹德所說的一樣,擊破兩翼,然后包抄到朔方軍精銳的中軍后方,發(fā)揮他們機動力強、騎射水平高的優(yōu)勢,從后方展開攻擊。
如果有機會的話,甚至可以嘗試突擊一下邵賊所在的位置。他身邊除了部分作為預備隊的背嵬都騎卒外,幾乎全是步兵。
雖然步兵前面幾排都身著鐵甲,長長的步槊也很嚇人,但誰知道那些步卒的成色如何,萬一就被沖垮了呢?
數(shù)千騎一起沖起來的場面是壯觀的。
陳誠也經(jīng)歷過不少陣仗了,但看到回鶻人如此不要命地猛沖左翼,依然感到了一股難以抑制的戰(zhàn)栗感。
蹄聲如雷,箭如飛蝗,萬一左翼那些蕃部騎兵頂不住怎么辦?被敵騎倒卷著沖回來,攪亂步兵大陣?
回鶻人打的也是這個主意,但現(xiàn)實讓他們有些失望。
烏姆主親領的右翼三千余騎從一開始就攻得很不順。他們對上的是會州白家部,這幾年快速崛起的漢人游牧新貴,組織結(jié)構(gòu)其實與草原蕃部不太一樣,多了一些漢人宗族的味道,白氏子弟兵很多。
嚴格來說,與麟州折家其實很類似。拉出來幾千人,姓折的不知凡幾,凝聚力非常強,不容易潰散,經(jīng)常死戰(zhàn)到底,是敵人非常討厭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