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賺頭
騎兵,理論上有戰場主動權,可以選擇打或者不打,但有時候會失去主動權,不得不打。比如被人家步兵攻都城或其他重要城池,不得不正面進攻,招致慘敗。
劉裕滅南燕之戰,鮮卑騎兵一開始是有主動權,但后來沒有了,最終被滅國。
如今夏、汴雙方的整體實力,其實有些類似的。
邵樹德把自己代入劉裕,也是想找如何破解這種戰術,畢竟朱溫、李克用二人都是能在河北三鎮騎兵海中來去自如的人物。
還有就是,馬隆、劉裕的步兵能長驅直入幾百里、千余里,被騎兵團團包圍,最后安然無恙,大破敵軍。
李克用、朱溫也能用步兵壓服河北,大占上風。
甚至就連耶律德光入中原后,控制了汴梁禁軍,河南的藩鎮兵、民團武裝群起而攻,都能讓十多萬契丹騎兵疲于奔命?最后讓劉知遠覓得機會,稱帝建國。
但宋軍怎么就被這一招玩死了?
“大帥,做到這個,首要一點便是步卒精銳耐戰,老于戰陣。深入敵境,不膽怯,不慌張,敢打敢拼。”陳誠說道。
“與我想的一樣。”邵樹德笑道:“我稱雄西北,所過諸州,羌胡之眾,皆以騎卒為主。用騎卒破騎卒,得州十余,蕃漢民眾百余萬。”
“然大帥破拓跋思恭、攻靈州、擊李昌符,皆以步卒取勝。”
“故對付朱全忠,還是得騎步結合,步卒為本,騎兵為輔?”邵樹德問道。
陳誠不直接回答,而是說起了劉裕的事:“劉牢之入大峴關之前,所過之處,幾十里筑一城,留兵戍守,屯糧屯械。幾十里的距離,步兵行軍,最多兩天,或者三天。兩三天的時間,有大車于兩側伴行,騎兵還拿他們沒辦法。”
但宋軍暴露在原野上兩三天都堅持不了……
“為何筑城呢?因為車陣,受限很多,首先便是受地形影響。”陳誠繼續說道。
“崎嶇險道,此不利于行車。”
“雨雪交加,此不利于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