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
邵樹德的臉色稍稍有些尷尬,怎么能這么直白地說打不過呢?
“這世上有些地方,錢多、人多,但武力弱,一旦被攻下,將其納入自家治下,再善加治理,可大大提升實力。”邵樹德決定不直接回答那個問題,只聽他說道:“為父打垮了那些武力弱小的藩鎮,得其財貨、丁口,善加訓練,得兵十五萬。朱全忠的起家就要難多了,從一開始就是生死搏殺,大戰黃巢,夜入滑州城,血拼秦宗權,如今他的地盤,都是一刀一槍拼來的,在鎮內的威望也如日中天。要想打敗這種人,不能在他擅長的方面和他爭斗,得在讓他難受,讓他不利的地方動手,如此方是勝機。”
兩個小孩聽得半懂不懂。
邵樹德也不以為意。反正現在就是熏陶,讓他們旁聽、旁觀自己做決策的過程,多多少少總會有些作用的。
一個是未來的繼承人,一個是備份繼承人,慢慢加深理解吧。
又與兩小兒談了一會學習上的事情后,邵樹德隨手批復了幾份文件。
李唐賓已經在筑城,數萬民夫,如果不出意外,一個月肯定筑好了。
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可想而知,雙方還會圍繞這片土地爭奪很久。
從東、西魏開始,再到北周、北齊,雙方在潼關到洛陽這一片反復廝殺,誰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得不說地形限制的因素很大。
李唐賓有信心守住占領的土地,邵樹德選擇相信前線將領的判斷。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選擇了李唐賓做經略使,那么就要信任到底,反正只要不造反,戰場上的勝敗都好說,朱全忠還打不進陜虢。
“析永寧北境、澠池西境置崤縣,隸陜州。”邵樹德在文件上寫下自己的意見,隨后讓信使發往河南府。
這個崤縣就是新得的土地,從硤石算起,向東綿延至崤寨的一整片丘陵地帶,長約百里,差不多剛好是一個縣的地盤。
崤縣縣城就是正在版筑的城池。
縣民,邵樹德想了想,在帶過去的橫山黨項上萬山民、華州夫子中招募愿意留居當地墾荒的,賜予土地,作為屯田兵,就近產出糧草,減輕后勤轉運的巨大壓力。
這不是府兵,因為府兵的地沒這么少,一戶少說也得有幾百畝,否則養不出那么精銳的脫產士兵。
也不是明朝那種衛所兵,衛所兵一戶平均下來才二十八九畝,還是公田,也就剛夠填飽肚子,能有合格的訓練就見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