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外重內(nèi)輕
但現(xiàn)在他的地盤大多了,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也好在這三圃制沒法什么地方都推廣,渭北、華州、河中等人口稠密的大鎮(zhèn),他就沒法這么玩,不然還真是麻煩了。
“敬司馬,河南可能效仿?”裴迪追問道。
“難。”敬翔嘆了口氣,道:“宣武二十州,也就洛、汝、孟、懷四州可試試。其余諸州,戶口不少,地皆有主,又乏牲畜,難以推廣。”
“可惜了。”裴迪砸了咂嘴,非常惋惜:“樹德光此一事,在古時便可稱圣了吧?對天下百姓,功德大焉。”
敬翔沉默不言,李振、韋肇都把目光轉(zhuǎn)向裴迪,齊齊瞪了他一眼。
“失言,失言!”裴迪哈哈一笑,尷尬掩飾道:“樹德品行太差,淫辱婦人。對天下百姓有恩德又何足道哉,品行不正,做再多亦是無用。”
對一些這些方正士人來說,個人品德方面的要求確實比較高。你哪怕立下滔天之功,于國于民有突出貢獻,但只要私德不行,特別是最嚴重的下三路的私德,那你這人就不行,功勞算個屁。而只要私德好,哪怕沒有任何建樹,百姓在你治下生活困難,那也是正人君子,被人稱頌。
說到底,他們和百姓不是一路人。他們就像是看客,百姓疾苦與我何干?我只看你這人品德好不好,值不值得交往,符不符合我的價值觀。
當然此時這種情況還不嚴重,若理學教條化以后,邵樹德這類人發(fā)跡就要更困難了。唯才是舉是不可能的,唯德是舉更靠譜,但這天下德才兼?zhèn)涞氖ト水吘锅P毛麟角,奈何。
敬翔不著痕跡地瞟了裴迪一眼,沒說什么。
裴迪也是口不擇言,其實他和自己是一路人,對主公的私德并不怎么在意,更在意的是施展胸中的抱負,將天下作為棋盤,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咳咳……”韋肇清了清嗓子,插話道:“聽聞樹德淫辱嬪妃,可否將此事哄傳天下,讓有志之士看清他的真面目?”
“可也!”李振一拍桌案,笑道:“我早就想這么做了。活董卓,禍國殃民之主,才智杰出之士聽聞,定恥為之效力。”
敬翔輕輕嘆了口氣。
曾幾何時,對付邵樹德方法都是大軍圍剿,戰(zhàn)陣之上堂堂正正擊敗他。便是李振、韋肇二人,之前所獻之策也多關于軍略,何曾玩過這等讓人不齒的腌臜手段?
這是怎么了?沒信心擊敗樹德了?
況且這招效果也很有限。
滿天下的武夫,有幾個是完人?便是品行方正的世家子弟,去這個大染缸里滾個十年八年,不變成李罕之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