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動搖
三萬九千步騎,外加這么多人口, 至少要準備八十萬斛糧豆來給他們消耗,可能還需要額外收割一些干草,如此方支撐得住。
糧食他當然出得起。晉絳的水利工程擺在那里,農業基礎賊好,問題是怎么運過來。還是只能苦一苦河中百姓了,陸路走軹關運糧,水路繼續偷運, 直到明年秋收,河陽才能緩過一口氣來。
只是這樣一來,邵樹德在河中百姓里的聲望又要下降。這幾年,已經從友善變成冷淡, 后面估計要變成仇恨了。
“大帥,河陽若能恢復阡陌縱橫、牛羊被野的盛景,百姓皆感大帥之德,這是有好處的。”宋樂捋須笑道:“甚至可以澤被子孫后人。”
“哦?什么好處?”邵樹德笑問道。
“河陽乃洛陽北部屏障,天寶年間有六十萬人,若執行三圃制,八十萬、一百萬人都可養得。”宋樂說道:“異日大帥開國,居于神都,有河陽這種根本重地在左近,則穩如泰山矣。”
“誰說我要定都洛陽?”邵樹德氣笑了。
宋樂的意思他明白,河陽建設好了,若有大幾十萬戶口,這都是他的基本盤。如果定都洛陽,則北面無憂,睡覺都睡得安穩。
“其實何止河陽?”宋樂繼續說道:“河南府、汝州幾與白地無異,澤、潞戶口亦不豐,正所謂一張白紙好作畫。孟、懷、澤、潞、汝、洛這一府五州,若得之,皆可遷移百姓,采用三圃制。百姓得了好處,皆感大王之德。便是有人桀驁不馴,起兵作亂,也打不進這六州來。大王有大義名分在手,只要京師安全無虞,自可徐徐調兵,一一平滅。”
這是老成持重之言,但邵樹德不愛聽。
縱觀五代更替,基本都是京城出了問題,變生肘腋。
李存勖入洛陽,那是張全義的基本盤,即便帶了一些河東軍士過來,能有多少?兩萬?三萬?后唐的禁軍,大部分還是收編的后梁降軍,他們對李存勖的忠誠度著實可疑。
至于地方上的官員、軍將、百姓,感張全義之德,未必對李存勖有什么好感,一旦出點亂子,只會作壁上觀,不會拼死力戰。
后晉、后漢,皆從河東入汴梁,過河陽之時暢通無阻,如履平地。
后周郭威,自鄴城起兵,入滑州,去汴梁一路坦途,自無問題,可若要至洛陽,就麻煩了。如果地方上有堅持抵抗的州縣兵馬,憑借險要地勢固守,郭威久攻不下的話,缺乏大義名分的他,結局如何,還很難說。
基本盤人心向背之重要,可見一斑!關北十五州,你問問有沒有人愿意造反?
但邵大帥就是不愛聽,顧左右而言他道:“張全義任奉國軍節度使,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