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
“大王息怒。”劉季述立刻說道:“還有一事。圣人有意令諸王出鎮(zhèn)外藩, 韓全誨并未阻止。”
從制度上來說,韓全誨沒權(quán)力阻止,如果基于實力, 那確實可以阻止。
“我知道了。”邵樹德點了點頭,道:“也罷, 看你多年來比較恭順, 便當神策右軍中尉吧。”
韓全誨是左軍中尉兼觀軍容使, 國朝以左為遵,左軍的實力肯定要強于右軍。但右軍中尉依然是一個香餑餑, 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實權(quán)位置。
劉季述聽了大喜,道:“仆叩謝大王。”
“你和韓全誨二人,私下里如何我不管, 大面上若互相拆臺, 壞我大事, 知道后果。”
“仆省得, 絕對不會誤事。”
“那就趕緊回吧。執(zhí)掌右軍之事,自有人和你接洽。”邵樹德說道:“盡快將神策軍整頓起來, 南衙北司還拖著不辦公是何道理?”
“謹遵大王之命。”劉季述喜滋滋地走了。
“大帥,這等閹豎,素無節(jié)操, 也就這點用處了。”陳誠走了過來,一臉笑嘻嘻:“當個看門狗不錯。”
“陳長史還是喜歡戲人。”邵樹德笑道:“辦的事情如何了?”
“盡在此了。”陳誠遞過一摞抄錄的表章。
嗯, 表章是從政事堂抄來的。圣人剛?cè)刖俟俪R完畢, 隨后幾位宰相就匆忙辦公了,因為有人盯著——夏王府長史陳誠, 就在門下省喝茶,其意不言自明。
“門下……具官莫再思,學奧六韜,術(shù)探三志。得子玉理兵之要,有少卿養(yǎng)士之心……乃睠海隅,地聯(lián)越俗。每思封部,尤在撫安……爾當奉茲七德, 睦彼四鄰。夙夜以勵武功,周旋以修軍政。成于樂土,副我朝恩。勉服訓詞,欽承厥命。”
這是一份制書, 以皇帝的名義起草,大體寫了任務(wù)要求。除此之外,還有正式的官印、旌節(jié)、儀仗及其他證明文件,一起發(fā)放。
“海隅”、“越俗”,已經(jīng)很明顯說明了地點。朝廷還給了大體方針,即“撫安”、“睦鄰”,同時也要“勵武功”、“修軍政”,基本上該說的都說了。
山高路遠,情況復(fù)雜,朝廷也不可能給詳細的指示,只能如此交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