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
他在河中的名聲本來就不太好,兄弟相殘,引狼入室,如果再請求夏兵幫忙鎮壓,屠戮鎮內反對者,那可真是臭到極點了。
事實上他依靠的主要是當年從絳州帶來的萬余兵,然后不斷整編,學邵樹德的手段,幾次征戰,把刺頭安排在比較危險的地方,幾次仗打下來,敢鬧事的也就少了。
現在的河中衙軍,對王瑤乃至邵樹德肯定是不滿的。但王瑤并不天真,他不追求軍士們都支持他,事實上也做不到,只要大伙不明著反對他就行了。
世事艱難,過一天算一天罷了。
“洛陽行營解散之后,護國軍便回去休整吧。這次你帶來的人……”邵樹德看著王瑤的眼睛,問道。
王瑤會意,道:“多為老衙兵,近年新募的留守蒲州。”
“那便好。”邵樹德笑道:“吃罷午飯后再走吧,也不差這一會。”
“求之不得。”王瑤笑道。
……
霍存登上了城樓,看著大河兩岸,神色焦急。
圍城夏賊的人數并不算太多,但掘壕三重,陸陸續續還修了一些屯兵寨子,防線是愈發穩固了。
夏人最近還發起了一次猛攻,是由賊帥邵樹德的親軍鐵林軍主導的,連攻三日,第一次突入了城北,將渡口碼頭給占了。
水師被迫退后,夏人立刻續修浮橋,打算徹底打通河陽三城。
霍存有些后悔,當初只派人燒了浮橋,而沒有把固定浮橋的鐵人給挖出來運走——當然這事也比較麻煩,不知道要動員多少人力呢。
夏人修建的浮橋還是按老規制來的,以竹聶聯結船只,到橋頭后用鐵鏈連上深埋地下的幾個鐵人,沒有像蒲津關浮橋一下,船只之間都用鐵環、鐵鏈固定了。或許,這只是他們臨時修復的津梁,后面還會更換新的吧。
但不管怎樣,這條浮橋貫通后,夏賊可以在大河化凍的情況下,規避梁軍水師襲擾,輕輕松松南下洛陽,再也不用繞路,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唔,達到這個效果的前提是攻下河陽南城。因為這座城池是當大道而建的,不攻拔此城,只能從旁邊的河灘上繞路,通行效率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