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
土地沒有大量兼并,財政自收自支,養了大量裝備精良的武人。偶爾出兵幫朝廷平叛,每年象征性上供一些財貨,遇到朝廷困難時,還有大筆捐贈。
魏博鎮,真沒有太過對不起朝廷。跋扈是真的,但自從田承嗣、田悅這種刺頭死后,魏博六州對外擴張的野心逐漸消磨,已經漸漸變得“無害化”了。
他們就是一幫奉行“武裝中立”的守戶犬罷了!
將魏博六州看做自己的地盤,護食得很,只要沒人覬覦這些,一般而言還是很好說話的,甚至愿意花錢買平安。
百姓、土地,都是魏博武人眼里的財產,是供養他們的土壤。因此,他們分外瞧不起朱全忠自掘黃河,淹沒大量農田、城池,讓百姓流離失所,乃至葬身魚腹的事情。
“阿爺,滑州今年的收成怕是難了。三十多萬百姓,不但沒法收稅,還得出錢養著。這個樣子,還怎么與邵樹德爭鋒?”羅紹威迎風而立,看著滾滾東去的河水,說道:“六月就夏收了。阿爺說夏收后給全忠多送五十萬斛糧,還要送么?”
“莫犯糊涂!”羅弘信斥道:“全忠越是困難,越要支持,萬不能落井下石。宣武勢弱,對我等并不完全是好事。當年梁軍北上,六州武人,接連潰敗。夏人能殺得梁人丟盔棄甲,若大舉攻來,可擋得住?”
“阿爺!”羅紹威有些不服氣了,道:“當年諸軍不齊心,也確實有些不成器。然經過這些年的整頓,成效顯著。上次晉人攻來,雖然還是吃了敗仗,但打得沒那么難看了。此番李罕之攻來,李公佺就打得不錯,沒吃多大虧。再整頓個兩三年,讓軍士們多歷戰事,誰敢輕言欺負魏博?”
羅弘信瞪了他一眼,道:“讓你整頓部伍,幾年,你整頓了個什么勁?李公佺勇悍敢戰、史仁遇深得軍心,你在做什么?吟詩作畫?”
羅紹威面有慚色。
說起來也奇怪,很多赫赫有名、心狠手辣的軍頭第二代繼承人,都喜好儒學。
謝彥章只要不打仗,就穿儒生袍服,與他們聚在一起,作詩寫文章。
趙匡凝是著名的藏書家,字寫得不錯。
王師范這人不說了,讀書都要讀傻了的感覺。
羅紹威呢?同樣喜愛儒術,“工筆札,曉音律”,“好招延文士,聚書萬卷,開學館,置書樓,每歌酒宴會,與賓佐賦詩,頗有情致”。
當然,不是說他們就是文人,事實上他們也上過陣,砍過人,從小騎馬射箭,十八般兵器都耍得起來,武人該有的技能都會,就是不太純粹,不夠狠。若在太平時節,他們或許能夠在邊塞從軍,上陣殺敵,閑暇之余,再寫一些邊塞詩。如果戰功很大的話,入朝當宰相也不是不可能。
但如今這個世道,文武雙全固然好,但你一定要有所側重,即偏向武。閑暇時間與文人混在一起,關鍵時刻,武夫認識你嗎?有人造反的話,毛錐子能幫你擋刀嗎?
“兒一直在操練軍士。如今全鎮上下皆知,若讓夏人控制魏州,則大事休矣,故操練之時,大伙還是賣力氣的。”羅紹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