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兩條線
城內有勇士下去,與韃靼人交涉一番后,又被吊籃拉了上來。隨后,他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他們在遠處還有幾千人,想投降!”
投降?你們才死傷了幾百人啊,這邊也沒縱兵追殺你,自己退走就是了,為何投降?
肯定發生了什么事!
……
邵樹德一大家子仍然住在沃陽宮內,整個朔方幕府及夏王府各機構也在此辦公。
屯駐于旋鴻池、鹽池、沃陽宮一線的部隊已經明顯減少。
鐵騎軍、銀槍都已經返回陰山,但比較注意行蹤,尚未暴露。
土團鄉夫繼續留在朔州,因為李克寧的部隊尚未完全退走,還得繼續戍守一段時日。
金刀、黑矟、豹騎三部在等待出擊的信號,他們的目標是諾真水汊。
鐵林軍、侍衛親軍、銀鞍直護衛邵圣。
“幾十年來,契丹日漸強盛,牛羊、丁口眾多,冶鐵水平也超過其他部族一頭。在他們的欺壓下,韃靼大量西遷避難?!背兜钪畠龋愓\開始講古:“這個西遷的空間是回鶻人留下的,他們走后,黠嘎斯人沒那個本事控制漠北王庭,于是出現了真空,給了不愿受契丹欺壓的部族一個去處?!?br/>
其實,西遷的同時,還有東遷。
當年吐蕃人對西域、中亞的掃蕩是冷酷而無情的。所有被滅亡的國家、擊破的部落,大肆征丁擄掠,然后替他們打仗,與大食爭鋒。
這誰受得了?。坑谑遣粩嘤腥颂优?,向東跑的就很多,焉耆龍家、北庭沙陀就是典型。
而除了他們之外,西域、中亞還有一堆部落從金山遷移到陰山,這些操突厥語族的白種人游牧民與西遷的操蒙古語族的黃種人部落互相融合。
但興許是吐蕃太猛了,契丹還不夠強,西遷的韃靼人還不夠多,陰山以北的漠南、漠北草原,白種人——夏王府官方稱呼色目人——游牧民的數量仍然占有絕對優勢。
拓跋仁福之前在草原上娶的韃靼酋豪之女,似乎就是色目人,可惜他沒來得及帶走。
但韃靼人西遷是大趨勢,不可改變。契丹越強,西逃的韃靼人就會越多,這是毫無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