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謀劃
“可以。拼著損失一些人馬,也得去徐、宿轉一轉。”梁漢颙說道。
夏、梁雙方目前在東線整體僵持著。梁軍兵力不足,無法攔截來去飄忽不定的夏軍,但梁漢颙最近總擔心,哪一天梁人突然不要臉了,一點都不管了,只守著大城,然后把部隊西調廝殺,那樣他們還能牽制多少梁軍?
別以為不可能,因為人性就是這樣。一開始被夏軍突入,梁人大受震撼,驚慌惱怒,調集重兵圍剿。時間長了,發現剿不掉,而夏軍造成的破壞見得多了,麻木了,能接受的閾值提高了,也就沒那么在意了。
“邵倫那邊有什么動靜沒?”梁漢颙突然問道。
“此人時不時去趟鄆州,朱瑄父母過壽時,搜刮民脂民膏,送了大筆財貨。朱瑄對他很滿意,很信任,甚至打算提他做天平軍馬步都虞候,后來發現邵倫還是想當濮州刺史,便笑罵他沒志氣。總的來說,邵倫得了朱瑄的信任。”杜光乂說道。
“賀瑰都看出點什么來了,朱瑄眼瞎啊,送點財貨就糊住眼了。”梁漢颙笑罵道。
“若有人終日在你耳邊說好聽的話,你想要什么都給你送來,還討好你家人,你信不信他?”杜光乂認真地說道。
梁漢颙不說話了。
朱瑄今年三十五歲,按說并未到昏聵的程度,但武夫就這樣,他懶得管你地方治理如何,只要及時送上軍賦,提供兵員,不造反,同時地方上大體過得去,不要整得民怨沸騰即可。
與朱全忠修好,在發大水之前就有人反對。發了大水之后,朱瑄依舊堅持與全忠修好,但反對的人更多了。
邵倫是支持朱瑄的!
“據邵倫所言,朱瑄早晚要把我們趕出濮州,事情很棘手,要不要……”梁漢颙問道。
“殺了朱瑄,朱瑾是何想法?”杜光乂問道:“梁將軍可曾考慮過泰寧軍的態度?若朱瑾打著為從兄報仇的旗號,興兵來犯,怎么辦?”
“那就把賀瑰拉過來,讓他當節度使。他是天平軍馬步都虞候,在軍中威望不小。天平、泰寧二鎮也不天然就是他老朱家的,朱氏兄弟掌權不過十余年,上位前不過是軍中小校罷了,能有多少根基?”梁漢颙出身晉陽牙校世家,背景與朱瑄、朱瑾一般無二,對他們這類人再熟悉不過了。
壓根就沒什么背景,還是外鎮出身,募兵時進入軍中的,因為技藝出眾,敢打敢拼,又立下過功勞,積功升為中層軍校。后來抓住機會趁勢而起,也不過十余年。
真要硬說背景,不如說全鎮武夫構成的利益聯合體是他的背景。這種聯合在對抗外鎮侵攻時非常團結,也不容易倒戈。
古來其他王朝末年,一場決戰的勝敗可能就決定某地的歸屬了。但朱瑄、朱瑾、時溥的主力這些年被決戰殲滅了一茬又一茬,有用嗎?其他王朝有這些死硬不降、頑抗到底的武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