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
佑國軍已經失掉了沱口,但前幾天又擊敗了折宗本一部三千余人,有勝有負,牢牢釘在郾城。而且沱口之所以丟掉,還是折宗本用蕃人不計傷亡猛攻,丁會不想過多損失兵力,打仗有點滑頭了,主動撤退的。
他在郾城敗威勝軍,也是為了告誡折宗本,別逼人太甚,人家豁出去完全有可能大敗你。就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好嗎?何必拼得你死我活?
“而今只能讓佑國軍退往鄢陵,經尉氏返回汴州。”康延孝說道:“舍此別無他路。”
其實還有一條路,那就是向東進入陳州,但難免被困,還不如北上與大家抱團,一起走。
“佑國軍先退,我等后退。”龐師古說道:“且戰且走,不能亂。”
朱友恭有些意見,但又不敢頂撞龐師古,只能默默生氣。
如今這個形勢,多留一天都很危險。等丁會的話,要等幾天?夏賊趁勢猛攻怎么辦?但龐師古還是有點威信的,攻滅徐鎮的戰功擺在那里呢,又深得義父信任,他也不好說什么。
“先遣人知會丁會。”龐師古乾坤獨斷道:“堅銳軍和土團鄉夫,丟了就丟了,長劍、匡衛、佑國三軍,一定要帶走。”
許州大戰爆發以來,已經丟掉了飛龍、夾馬二軍一萬八千人了,楊師厚的忠武軍、張全義的奉國軍加起來萬把人他都懶得算了,畢竟是外系兵馬。
而且,尚存的三軍,半年征戰下來,損失也非常大,補充了大量新兵——當然對面的夏賊也差不多,往前線輸送的補充兵就沒停過,雙方都死傷了太多精兵,整體實力比起開戰前大有不如。
其實,放眼天下的話,又何嘗不是如此?再打個幾十年,巢亂前后崛起的那批精兵悍卒,還能剩下幾個?等到天下一統,怕是早換了一茬人了。如果打個幾十年,那就更沒法看了,兵定然越打越弱,風氣定然越來越壞。
罷了,想不到那么遠的事。龐師古回過神來,鼓勵道:“從潁東撤退其實算不得什么。如果能夠重整旗鼓,消滅夏賊大量精兵強將,咱們還有機會。天下諸鎮,不會眼睜睜看著邵賊搶占河南的,諸君不要喪失信心。”
“都將高見。”眾人七嘴八舌地應道。
而就在這個時候,軍營之內已經響起了大片喧嘩聲,很顯然有些消息走漏了。
******
許州城內,趙珝覺得心里空落落的。
一輩子的信仰,就這么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