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
打了這么久,傻子都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南征許州的那么多人都沒回來,去哪了?是不是都死了?
上頭不說,封鎖消息,但越封鎖底下人越胡思亂想。如今營中私下里傳的流言已經很離譜了,甚至有人說朱友裕帶頭降了邵樹德。
天可憐見,朱全忠都不知道兒子及長直軍的命運,但營中將士們信誓旦旦地說長直軍降了,朱友裕在姑姑彭城郡夫人朱氏的勸說下投了邵樹德,認其為義父,好像他們親眼見到的一樣。
李振也嗅到了一絲大敗的味道。
他的心思比敬翔更活絡一些,終日心事重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他不敢表露出來,因為敬翔那個“朱氏老奴”很聰明、很敏銳,讓他看出來就不妙了。
鼓聲隆隆,鄉勇們又展開了新的攻勢。
寨墻上箭如飛蝗,毫不留情地收割著他們的性命。未幾,數隊軍士放下壕橋,打開壕門,直接殺了出來。
侍衛親軍嚴格來說也是鄉勇,但又不是一般的鄉勇。
他們最初都是邵樹德征服的黨項、吐谷渾、吐蕃、回鶻部落民,后來補充了兩次降兵進來。比如打下山南東道后,就挑選襄陽、房州降兵精壯千人編入侍衛親軍。這些人都是單身漢,一開始遷移到豐、勝時還很不情愿,后來發現部落里成年男丁很少,他們過來后有女人、有孩子、有牛羊,抵觸情緒少了很多,如今一個個都樂不思蜀了——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因為部落里還是女多男少,精壯男子比較搶手,草原女人又比較熱情,只要你身體吃得消,晚上直接鉆人家帳篷里就行。
侍衛親軍三部(沃陽宮、榆林宮、洪源宮)也比較富裕,邵樹德還曾經給他們發送給一批繳獲自神策軍的裝備,因此整體器械精良,打起仗來不是土團鄉夫可以比的。
這一波近千人分多道門出擊,刀槍齊下,立刻就把這批士氣不怎么樣的汴州鄉勇給殺得大敗而逃,一些攻營器械也點火燒了。
打完之后,他們又撤回營寨內,動作非常麻利,一看經驗就很豐富。
“繼續攻!”朱全忠看到后不為所動,下令鄉勇們繼續攻營。
雖然被殺敗了,但他們也不是一點成果都沒有。至少拔下了兩個警戒用的外圍小營寨,還填平了不少陷坑和壕溝。
用他們的命來掃除這些障礙物,同時消耗守軍的箭矢和精力,這就是鄉勇的唯一價值。朱全忠心硬如鐵,自然不會有絲毫動搖。
不過他還是做出了些許調整。雄威軍一部前出,披甲持械,警戒寨內夏軍再沖出來搗亂。
可惜沒有太多騎兵,這一點比較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