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做大事的人
正月十五夜,借著元宵節燈會的有利時機,赤水軍使范河率五千人入城,趁蒲兵不備,誅殺了多次鼓噪作亂的軍士七百余人,控制住了河東城。
城內蒲兵見狀,人人自危,外逃者不計其數,一時間王瑤手底下的兵馬只剩下了不到兩千,與封藏之面面相覷,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其實還能怎么辦呢?按照正常情況,鎮內亂到這個程度,政權早就已經易手了。如今之所以還沒倒臺,完全是夏軍幫他強撐住了局面罷了。
王瑤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現在已經完全死心了,只想保住一家人的安全以及多年來積攢的財富,不再有其他奢念。
邵樹德現在也被河中這塊肥肉給誘惑住了,想要直接一口吞下,解決掉一個大麻煩。
“河中總是要削藩的。”邵樹德說道:“我原本制定的計劃是慢慢消磨河中武人的心氣,消磨河中的財貨,將刺頭一批批消耗掉,剩下的一兩萬兵馬里,擇其精壯送往洛陽。可沒想到河中武夫如此決絕,竟然作亂了。李殿成更是直接投向晉陽,邀晉兵前來。看起來局勢一團糟,其實也蘊藏著契機。”
邵樹德一貫信奉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每一個藩鎮的情況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河中鎮體量較大,又位于河東道,不能硬來。因此他仿照當年消化陜虢鎮的成功經驗,制定了長期消耗的計劃,但如今看來,河中武夫也不愿坐以待斃,更看不上什么狗屁洛陽禁軍的位置,直接反了——什么叫路徑依賴,這就是路徑依賴,事實證明,有時候過于依賴以往的成功經驗,是要出問題的。
“河中只有四萬余兵馬,未免單薄了些,若李克用舉大兵而來,怕是不太夠吧?”折宗本說道。
“我已令盧懷忠組建絳州行營,統領武威、經略、赤水三軍,陜州尚有一萬續備軍新兵,潼關尚有一萬鎮國軍。黑矟軍在同州,隨時可以援應,差不多夠了。”邵樹德說道:“待擊退晉兵,討平李殿成,我便直領河中節度使,將其兵籍、田籍、財賦統一,消滅這個藩鎮。”
這些個藩鎮,就相當于明清時代土司的威力加強版,能改土歸流一個,都是好的。況且河中這種大鎮,拿下了抵兩個小鎮。
而也是在這個時候,邵樹德愈發感受到折宗本主動交出唐鄧隨三州有多么不容易。
他一定也面臨著內部激烈的爭論甚至是反對。涉及到這種深層次的利益問題,折家家主的身份也不一定好使。也就折嗣倫還是淮西節度使,折家還有退路,不然的話,邵樹德懷疑折宗本會不會“病逝”。
不過,唐鄧隨三州解決了,威勝軍三萬余眾還沒解決。
這支部隊征戰多年,最開始戰斗力很一般,但打得多了,實力穩步提升。在與淮軍的廝殺中,能夠占到上風,已經說明了一切——淮軍整頓、廝殺多年,戰斗力比起當年也有了飛速的提升,進一步從側面印證了威勝軍的能力。
“賢婿是有主意的人,從討拓跋思恭開始,十幾年了,戰功赫赫。老夫便不多言了。”折宗本說道:“春社過后,大軍復攻蘄州,要不要順路把杜洪解決了?”
邵樹德沉吟了一下。
折宗本的意思是趁過路鄂州的時候,直接動手,把只有幾千兵的杜洪拿下,控制江夏七縣。
這事其實沒什么難度,但比較傷名聲。不過自己在天下軍閥們眼里,已經是頂級大惡人了吧?似乎也沒什么不能做的。
“這事外舅看著辦吧。”邵樹德說道:“杜洪吃了虧,我自會補償他,不妨事的。唐鄧隨之事,折家很多人不好安置,我知外舅也很為難,便讓他們去鄂州吧。”
折宗本笑了笑。他最喜歡女婿的一點就是愛分潤好處,什么時候都不吃獨食,喜歡妥協和利益交換,這才是做大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