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邊塞體系
謝瞳不想和老頭再糾纏這個事,轉而說道:“我此番前來,是奉殿下之令,查看燕北草場?!?br/>
“燕北?”楊悅一怔,問道:“是哪個部落這么好運啊?”
“此事還得都頭參詳。”謝瞳笑道。
謝瞳是知道一些事的。陰山五部之中,契苾部已經遷到柔州,不過聽聞他們要向北挪一挪,把柔州集寧縣讓出來。
興和縣設立后,柔州便下轄兩縣,以后會和中原正州一樣,派流官治理。
臨行前,謝瞳與夏王深談了一番。夏王提出了農耕、游牧分界線之事,認為大體上以陰山為界,但陰山附近也必須有緩沖,陰山北麓的條件如果適合,某些區域也可劃入正州之內,由朝廷直接管轄。
柔州,其實有相當部分適合農耕,比如集寧縣就可以。漢魏、北朝以來,歷代中原王朝都大力經營柔、參二州,后魏年間更是軍事重鎮,中原北疆。
參州已設善無、旋鴻、沃陽、參合四縣,柔州今有兩縣,今后會遷移部分中原百姓至此,以旱作農業和放牧為主,且牧且耕,作為中原的北部屏障之一。
誠然,在這些地方投入資源搞建設,很可能收不回本。但凡事不能算經濟賬,也得算政治賬、軍事賬。
后魏強大之時,草原部族盡皆順服。但后魏高層很清醒地認識到,草原也許不會永遠順服,因此在形勢變得緊張之后,在陰山一帶設六鎮防御。新朝建立之后,北邊防務不可能全部依賴降契苾部、哥舒部、藏才部、莊浪部之類的游牧部落,這筆錢是省不了的,也斷斷不能省,定然要駐軍,這就需要當地有一定的基礎了。
另外,謝瞳敏銳地意識到,夏王并不完全信任這些草原部族。
人是會變的,他活著時沒人敢反,死了后呢?況且就算這些部落不反,且與中原關系密切,頭頭腦腦的都有錢拿,有官做,沒有造反的動機,但這樣其實也很危險。
這樣文恬武嬉、腐化墮落的部落,真的能承擔起抵御野蠻人的重任嗎?如果西邊、北邊有比他們更野蠻、更殘忍、更嗜血的部落殺過來,這些過慣了好日子的依附中原的部落,能抵擋得住嗎?夠嗆。
“其實各部都打得不怎么樣,但藏才王氏還算賣力,不如就讓他們移鎮吧?!睏類偨ㄗh道。
木剌山的藏才黨項所居之地確實有點局促,也正因為想“移鎮”,所以比較賣力。楊悅覺得該賞還是得賞,給王氏換個地方。
“我知矣。”謝瞳點頭道。
如果真是王氏移鎮,那么他們將去三泉之地(昭蘇乃木)放牧,與御夷鎮的奚王去諸所部、炭山的仙游宮部屬連成一線。
三泉靠近契丹人,或者說本來就是暗中投向契丹的部落的游牧地,王氏過去之后,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了,等于是頂在一線,日子沒那么好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