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嘗試
“今歲可征兵?”
“不曾。”
“鄧、隨二州呢?”
“我離隨州之時,有一萬六千戶、七萬五千余口。鄧州有兩萬戶、八萬六千余口。”趙匡璘說道。
“汝州有五萬八千戶、三十一萬余口。”韓建立刻補充道。
“修個國道不需要這么多人。或可調集五六萬民人,開挖古白河。”趙克裕以拳擊掌,道:“此事還需大王定奪,我回去后便報上去。”
“其實,要我說,還不如導洛入汴。”趙匡璘說道:“殿下所憂者,唯汴水少而平緩,泥沙淤積,不利漕運罷了。但洛水較為豐沛,或可溝通洛陽、汴州兩大水系,補充汴河之水。”
導洛入汴工程,是宋神宗時完成的。而在宋太祖時期,其實就想這么做了。他在位最后一年,曾動用五千人疏通了洛陽的三十五里漕渠——是的,洛陽漕渠,就是一個五千人級別的小工程,征兵一次都不止五千,五萬還差不多,激起民變什么的,不存在的,不給飯吃才會有人造反。
“殿下對洛陽的水十分看重,不可能分出去的。”趙克裕說道:“引黃濟汴還差不多,就是泥沙太多。”
趙匡璘、韓建都嘆息不已。
“諸君也不用嗟嘆。襄、洛間八百五十里,有七百里水路,還有什么不滿足的?”趙克裕笑道:“殿下有言,江漢之間,大有可為,后面可能要大力整飭這一片了。”
簡單來說,河陽、河南及河北部分地區(qū),是洛陽的糧食基地。但江漢、南陽也不可偏廢,尤其是襄陽、鄂州一帶,地廣人稀,沼澤、森林密布,如果開發(fā)好了,豈不是一個大糧倉?
“襄陽還在趙匡凝手里。”趙匡璘提醒了一下。
他的這個堂弟,心思可不少。這些年來不斷入侵荊南,就在十月中,忠義軍衙內都指揮使趙匡明率軍攻破江陵府,擒許存,結束了這場漫長的拉鋸戰(zhàn)。
江陵一下,忠義軍又擊敗了前來搶奪的西門道昭等人,克峽州,一路追至歸州城下。
聽聞趙匡凝已經(jīng)親至江陵府,打算派衙軍萬余、土團鄉(xiāng)夫兩萬南下,攻打已經(jīng)與西門道昭結盟的雷滿。
雷滿驚慌失措,與岳州鄧進思、鄧進忠兄弟結盟,并遣使聯(lián)絡湖南馬殷,以為奧援。
荊南的戰(zhàn)事,或許將深入發(fā)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