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壓制與反壓制
昔年史思明想要燒毀河陽三城的浮橋,就用了這招。不過李光弼早有準備,讓軍士們手持長槍、竹蒿,將火船攔住,不一會兒就燃燒沉沒了,根本沒造成什么威脅。
這還是對付固定目標呢。
對付船只這種活動目標,只會更加困難。敵人稍稍有備,就很難成功。
不過,淮軍這不是沒有準備么……
龍驤軍第一次搞火船突襲,手比較生,提前量計算得有點問題,很多船只中途就沉沒了,讓人直捂臉。不過還是有不少船只成功漂了過去,淮人手忙腳亂,大呼小叫,高喊滅火。
就在此時,岸邊又有重重黑影襲至。他們都是軍中精挑細選的弓手,身高臂長,此時在軍官的指揮下,拈弓搭箭,向淮軍運輸船拋射而去。
這若在平時,其實沒什么威脅。戰時船只一般會做防火處理,沒那么容易引燃,縱有火苗燒起,也不會太多,自然有人前去撲滅,不用費太多手腳。而且,船上還有射程較遠的弩機,看到岸上敵軍聚集之處,直接發射過去,保管他們狼狽奔逃。
不過,淮軍這不是沒有準備么……
而且他們也不是什么正兒八經的水師,多為戰時臨時征發的民間船只,稍稍改造了一下罷了——說穿了,就是水上版的“土團鄉夫”。
于是事情就大條了。
火船引燃了淮軍的運輸船,先是一艘,然后是兩艘、三艘……
岸上碼頭之處,雙方的廝殺也激烈了起來。
龍驤軍挑選了敢死之士,直沖淮軍據守的寨墻,只攻了半個時辰,就將三百余徐州兵斬殺殆盡。殺起了興的他們將碼頭付之一炬,火焰照亮了整個河面。
運輸船上的淮人亂作一團。
水手們根本不管軍將的命令,縱身躍入河中,消失不見了。
軍官們也長嘆一口氣,放棄了,跳河逃走。
船只繼續燃燒,熊熊烈火之下,沛縣城頭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鎮遏兵馬使張超看到了,抿嘴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