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道
可惜了,三郎、四郎的母族不夠強勢,沒法提供太多的幫助。
大郎與歸義軍張家結親,已經成婚,張氏送來不少上等戰馬、盔甲、武器做嫁妝,還有精挑細選的沙州勇士充當親隨。
二郎自不用說了,嫡長子,各項待遇都是頂級的,折家也提供了相當的幫助。
三郎母族河中封氏,看起來影響力不小,但只限于文官,沒法在軍事上提供多大的助力。
四郎更差。他的母親諸葛氏本是夏王的世侄女,在出嫁前被擄回家,后來生下了邵四郎。若說母族背景,理論上有個叔父諸葛仲方,還是山南西道節度使,但在這個節骨眼上,未必是什么好事。
只能看他們將來與哪家聯姻了。若能與李唐賓、盧懷忠之類的大將聯姻,才能提供強大的幫助,不然還是白費。
當然這些想法也只在他的心中轉了一轉,絕對不可能宣之于口的。作為無上可汗的奴部將領,他表面上也不會有任何傾向,不會結交任何官員、貴胃。說不定過幾年,他就回草原管理部落了,因為宮廷衛士中的奴部成員會換一批,他可能會跟著離開,結交當朝官員不僅犯忌諱,也沒太多的意義。
他們這種人,富貴榮華全在可汗一念之間,與考上來的進士、有戰功的將軍完全不是一回事。說句不中聽的,和宦官差不多的,區別就是一個有卵子,一個沒卵子罷了。
邵三郎、邵四郎當天就走了。
慕容福感嘆一番,又繼續巡視起了紫薇城、上陽宮、神都苑三處宮殿群。
******
“……見功必賞,漢高祖之殊恩;承制無疑,鄧司空之故事。前件官材標落落,韻稟錚錚,自假使符,已揚政績,理股肱之名郡,登耳目之高官……爾其益勵忠規,仰銜成命,用副劉弘之善舉,無嗟李廣之難封……事須差知直隸道巡撫事?!?br/>
政事堂內,朱樸深深地嘆了口氣。
汝州刺史韓建,當是邵樹德的心腹之一了。原本大字不識一個的軍頭,這些年勤學苦讀,毅力非凡,倒也粗通文墨了。
而且這人還算有些本事,明明沒讀過幾本書,沒學過經世濟國之道,但治理地方州縣井井有條。凡他經手的地方,不說路不拾遺,至少百姓面無饑色,地方治安良好,夏秋兩稅也都收得上來,且并未聽聞多少因為稅吏逼得家破人亡的事情。
這人有幾分歪才!
他現在被授為直隸道巡撫使了,管洛、汝、鄭、孟、懷、陜、虢、唐、鄧、隨、襄、均、房、商十四州的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