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轉變
你固然可以罵他,但日罵夜罵,能罵死這些軍頭武夫嗎?人家的統治基礎就不是你們文人,而是軍隊,他根本不在意你的看法。
人人都罵夏王面善心黑,惺惺作態,愛惜羽毛。但要的就是他惺惺作態,這意味著他還講一點規矩,不是完全隨心所欲亂來。
凡事就怕對比,一比就分出高下了。
“這么說吧。”蕭蘧站起身來,湊到朱樸身旁,輕聲道:“若夏王有事,自巢亂以來二十年間的紛亂戰事,可就白打了。說不得,這滿朝公卿、天下百姓還得再受幾十年苦。此中真意,朱相宜細思之。
朱樸沉默無語。
二十年的慘烈戰爭白打了?朱樸大概能聽得懂。雖然不是完全白打,第二代霸主總會比第一代更容易一些,但戰亂持續下去卻是必然的。在這個過程中,河南、河北、河東乃至已經安定了十余年的關西,會不會再度打爛?幾乎是必然的。
“朱相,有人欲與全天下的士人為敵,你說怎么辦?”蕭蘧將聲音壓得很低,但聽在朱樸耳中,卻仿如驚雷一般。
欲與天下士人為敵的,不是別人,正是當今圣上。怎么辦?蕭蘧甚至已經把讀書人和世家的利益與夏王綁定了,認為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能怎么辦?
見朱樸不語,蕭蘧笑了笑,不再多說。
有些彎不是一時間能轉過來的。簇擁在圣人身旁的那些官員,很多人出身并不低,明明圣人并不代表他們的利益,但依然無腦支持他。因為人并不全都是理性的,一輩子的信仰和價值觀很難完全改變。
改變不了的人,沒有拉攏的必要。
能改變的人,那就有的談。
夏王走到今天,并不完全依靠屠刀,以力壓人。事實上他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統戰”,一直喜歡與人分潤好處,結成利益共同體。
朱樸是一個實在人,他能克制自己的好惡情緒,客觀地看待人和事,他是值得拉攏的。且一旦成功,示范效應明顯。
毫無疑問,邵樹德打算把圣人的根基連根拔起了。
離開中書外省之后,朱樸回到積善坊的家中。
積善、尚善二坊,就在洛水南岸,離天津橋極近,過橋便是太微皇城了,可以說是黃金地段。
積善坊中本有太微宮。天寶元年正月,置玄元皇帝(老子)廟于此,二年,改為太微宮,后毀于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