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樣板
其他雜入,暫先不動,留作地方府州開支。
“若能施行此策,太傅當為百五十年來撥亂反正第一人。”裴贄恭維道:“其實元和年間,很多地方就已經是兩稅兩分了。宰相裴培要求‘其所在觀察使,仍以其蒞之郡租賦自給,若不足,然后許征于支郡。其諸州送使額,悉變為上供。,一道巡撫使,其實也沒多少開支,太傅之策,為事實上的兩稅兩分。仆請改三分為兩分。”
裴垍的要求是,觀察使只能用他兼職刺史的本州賦稅,實在不夠,才允許向轄下其他州郡要錢。各州以后就不“送使”了,全部“上供”。
說白了,就是南方沒養什么兵,幾乎沒有節度使,都是觀察使,朝廷使勁拿錢了。
而北方,只有一個陜虢觀察使。
人口眾多的宣武鎮,因為養了十萬大軍,且經常參與平叛戰爭,在大多數是時候,“上供”為零。
這就是朝廷財賦仰賴江淮的秘密。
邵樹德一聽,也覺得兩稅兩分更好聽一些,欣然道;“巡撫使之開支,可征于所蒞之郡。不,諸郡均攤,其余均按比例上供。關西諸州郡,與憲宗朝江南諸觀察使何異耶兩稅兩分更好。”
談
到這里,這個基調基本定下了。
“第二……”邵樹德說道:“司農寺與戶部轄下諸倉,清點交割一下。供軍使衙門裁撤后,轄下諸倉,如會寧關大倉等,統一交予戶部。若需新建倉城,實地踏勘,由工部營建。隴右諸州,目前兩稅皆送至會寧關大倉,中途耗費甚劇,是否需要多建,可多加斟酌。關內道兩稅,大倉建于何處?渭口倉是否可以利用起來?夠不夠用?亦可多多參詳。龍門倉、洛口倉、河陰倉等等,勤加修繕,該擴容庫容,該改建改建。猶須謹記,盡量靠水運,最好與洛陽的中樞節點位置結合起來。陸路轉運,消耗不起啊。”
“太傅所言,深合吾心,眾卿勉力。”皇后也在一旁說道。
“臣等遵旨。”說這話時,很多人還面向著邵樹德,直接就說了。
邵樹德大為受用。他現在做的事,都是這些老官僚們想做而做不到的,支持率簡直爆表。
“第三,榷稅收入,悉歸朝廷。昔日宰相判三司,多有榷鹽、榷茶、榷鐵收入,即鹽鐵茶專賣。惜二十年戰亂不休,各地榷院名存實亡,須重建之。”
“第四,商稅之事,與地方如何分賬,再弄個章程出來。關西其實有不少坊市了,諸位可多去看看,想辦法改進一下,推廣到其余諸道。”
“第五,登、萊、青、海、密五州之市舶司,進一步完善,稅款悉數解送朝廷,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