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演戲
調飛熊軍去三川,是邵樹德深思熟慮的結果。三千具裝甲騎,總共派了千人過去。
這倒不是溺愛兒子什么的,實在是能發(fā)揮他們優(yōu)勢的場合少之又少。首先是人家不和你玩野戰(zhàn)了,幾乎撈不到上場的機會。其次,即便野戰(zhàn),具裝甲騎也未必能沖得動北方甲士,弄不好自己還傷亡巨大。
德宗時河北藩鎮(zhèn)叛亂,朝廷進討。李抱真、王武俊與朱滔在貝州大戰(zhàn),時朱滔有兵五萬余,其中騎兵兩萬、戰(zhàn)車一千乘,另有回鶻精騎兩千、虜騎三千。
大戰(zhàn)開始,朱滔以騎兵沖鋒。鎮(zhèn)冀王武俊的步兵一點不慌,面對呼嘯沖來的騎兵集群還敢臨時變陣,令幽州騎兵穿陣而過,而鎮(zhèn)冀步兵巋然不動。然后大陣回轉,與后陣李抱真部昭義步兵合圍,幾乎全殲了朱滔的騎兵。
一場經典的以步滅騎的戰(zhàn)斗。河北這幫殺才,并不怎么畏懼騎兵。具裝甲騎派到那里,未必能有用武之地。
“打李茂貞,最難之處在于糧草。殿下,僅靠漢中一地,是否足以支撐如許多的大軍開銷馬的胃口可不小。”陳誠問道。
“吾兒從軍,第一件事便是督運糧草。有多少兵馬,需要多少糧草,漢中有多少,沿途能籌集到多少,如果這都算不明白。我看……”邵樹德搖
了搖頭,笑道:“山南西道之事,不難解決。花些時間,諸州都能一一攻取。甚至不用打,有的州郡就奉諸葛仲方之命投降了。魏博之事,你們有何看法?”
蕭蘧對軍務不太熟,不敢隨意開口,還是陳誠說道:“再積累一些勝利,羅紹威就坐不住了。他現在來找殿下,也只是提前找個后路罷了,未必真心歸降。只有徹底打消他的僥幸心理,讓他面臨斧鉞加身的窘境,他才會認真考慮投降。天德軍前往魏博換防,義從軍無需急著退回來,可趁著兵多優(yōu)勢,再打幾仗,賊勢窘迫之時,必生變亂,如此大事可定矣。”
“陳侍郎之語,乃真知灼見。”邵樹德贊道。
持續(xù)不斷施加壓力,讓魏博自亂陣腳,確實是上上之策。拼消耗,與擁有河隴、關中、河南的邵樹德比,是沒有勝算的。
“安東府之事,你等有什么看法?”邵樹德又問道。
都是自己的種,他沒有厚此薄彼的意思。更何況嗣武還是玉娘的孩子,邵樹德一直十分喜愛。
長子在安東府,卻沒有次子承節(jié)在漢中勇猛精進,他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居然是接見歸順的高句麗、靺鞨甚至契丹部落酋豪,委以官職,令他們安心耕牧。
就在本月初,他更是親自下地耕鋤,為旅順、東平、平海三縣百姓做出表率,讓邵樹德刮目相看。
“渤海國的些許聒噪,無需回應。我看他們還撐得住,沒到亡國的邊緣。”陳誠說道:“再者,王彥章、劉鄂等人不是與契丹交過手了么?能吸引部分賊兵,便已經減輕了渤海的壓力,他們的胃口太大了。”
與契丹的交戰(zhàn),嚴格來說屬于小規(guī)模襲擾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