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監軍
相對應的,安南的各色商品自然也沒法直航北方——近年來有所改善,但也是由大食人接手了這部分航運業務。
裴冠繼續巡視倉庫。
紫檀、櫚木、檀香、象牙、翡翠毛、黃嬰毛、青蟲真珠、紫礦、水銀……
這是來自真臘國的商品,同樣由大食人運輸售賣。
后面還有一些中東特色的商品,但比較少,價值也不高。
“這幫大食人,有空子就鉆,撈錢真是一把好手!”裴冠嘆了口氣。
事情很明白了,中原需求的外國商品,大部分都不是大食所產。大食人只是中間商、搬運工,但卻拿捏了產銷兩頭,自己吃下了大部分利潤。
難怪他們被殺!
裴冠又看了南面的一排倉庫,商品林林總總數十種,但以絲綢、瓷器為主。
他知道,在隋以前,中原對外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絲綢,甚至衍生出了“絲綢之路”的說法。
但隋唐以來,或許是海貿逐漸興盛的緣故,瓷器所占比重不斷攀升,以至于可以分庭抗禮了。他昨日聽人說,大食人采買絲綢的數量一年不如一年,但瓷器卻大買特買,金額連創新高,趨勢很明顯了。
瓷器以邢州窯和越州窯所產為主,前者一度中斷,后又恢復。
裴冠定定地看了許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良久之后,才聽到嘆了口氣,道:“劉隱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圣人所看重的,又豈是那點搜刮來的財貨?”
王審知有些驚訝,武人還有不愛財的?不過仔細想想,今上確實頗為康慨,有什么好東西,都想著分賜臣下。大到宅邸,小到女人、財貨,賞賜不斷,可見圣人確實不愛財。或者說,他對財富有自己的看法,并不沉迷。
“清點下還活著的胡商,統計其被掠財貨,能發還的,盡量返還。有妻女遺失者,仔細尋訪,送歸各家。”裴冠轉過頭來,看著王審知,說道:“此事就由王帥來辦吧。”
王審知剛想說“遵命”,又覺得不太妥當,于是應了聲:“好。王華都何在?”
“末將在。”一操著淮西口音的青年將領走了過來,行禮道。
“你來督辦此事。誰敢阻撓,無論是交州、邕州、容州還是別的什么地方來的,不要客氣。”王審知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