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章程
他只有一個人,不是神,無法辦成所有事。參與的人越多,效果越好,社會進步越快。
「這個紅糖發糕,用的是柔州糖么?」邵樹德拈起一塊蒸得極為松軟的糕點,嘗了兩口后,問道。
「回陛下,正是柔、參二州獻上來的糖。聽聞今年云、蔚、朔、媯四州也開始種海甜菜了,以后這些糖會越來越多的。」尚宮蘇氏回道。
「站得離朕那么遠干什么?這里又沒有外人。」邵樹德招了招手,高氏左右看了看,不情不愿地走了過來。
邵樹德一把將她摟入懷里,道:「昨晚還要死要活呢,現在怎么這般生分了?」高氏聽得驚慌失措,仿佛什么大秘密泄漏了一樣,下意識掙扎起來。
「好了,好了?!股蹣涞孪駭]小貓一樣輕撫著她的背,扭頭對蘇氏說道:「宮中可有安南進獻的糖?」「陛下,昨日吃的甜湯就是用安南糖熬制的?!固K氏答道。
「原來如此,好像也沒甚區別嘛?!股蹣涞曼c了點頭,隨即嘆道:「一南一北兩處邊疆,真是讓朕操碎了心。而今南方將平,五管可多種甘蔗,船運回北方?!?br/>
為他的海運夢想綁定越來越多的錨定物,其實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錨定物越多,海運就越不可能廢除,那么航海技術就能得到持續的投資,不斷迭
代。海運天然就比運河運輸風險大,而官僚是非常厭惡風險的。
如果錨定物少了,海運被廢除時,顧慮就越少。只有當利益大到實在無法割舍,廢除海運會招來巨大的反對聲浪時,一切才會延續下去。
那么,為海運尋找更多的錨定物就成了必然。
遼東便宜的肉食已經讓北平、洛陽二京的百姓贊不絕口,胡椒則已走入北方鄉村的千家萬戶,這兩樣商品的依賴性在慢慢增強,成參天大樹。第三件錨定物,可以選蔗糖。
與棉花不一樣,蔗糖他是決定在廣管、邕管、交管三地大力推廣的經濟作物。
糖是大眾消費物,只要價格足夠便宜,理論需求無限大,不會與北方的甜菜糖爭奪市場,因為你很可能滿足不了市場的巨大胃口。
棉花他其實有點猶豫。因為北方的毛布市場愈發興旺發達,產銷兩旺,甚至遠銷到了長江流域,為北方的農民賺取了大量金錢。如果南方大面積種植棉花,會不會反過來擠占北方市場?不利于平衡南北方經濟啊。
三茬輪作制是北方農業的根基,羊毛是其重要副產品,如果銷量減少,是會影響北方農民收入的。其實北方農民不靠羊毛吃飯,他們的日子還能過得下去,真正受影響的可能是草原諸部,因為他們現在也在笨拙地學習毛紡,賺取收入這也是邵樹德一直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