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議帥
「哪里,還是陛下運籌帷幄得當。」符存審自謙道。
胡真笑了笑,符存審是聰明人,以至于有點過于聰明了,不太像傳統武夫。
「符都頭屢戰有功,堪為大夏擎天玉柱,有此重將,何愁天下不太平?」楚王邵慎立也上前說道。
他是江氏所出,今年十六歲。前面六個哥哥都各有職差,八弟去了草原,就他在京中無所事事,終日讀書習武。這次能被派出來迎接班師回朝的大軍,還是讓他感到很興奮的—臨時差遣,那也是差遣,是個不錯的。
「可已對軍士講明?」「班師前就已發下軍票,就等兌現了。」符存審說道。
這種事怎么敢出差錯,不怕被士兵們砍了嗎?事實上在接到班師命令的那一刻,他就已經宣告全軍了。
「好!」胡真點了點頭,道:「我等可下去監督,發放完畢之后,還需簽字畫押。」
「好,請。」符存審立刻說道。
「都頭先請。」胡真說道。
符存審也不推辭,當先而走。胡真緊隨其后,邵慎立走在最后面,他只是個沒有任何職務的親王而已,在樞密使、元帥面前地位最低。
「征淮南,不知以何人為帥······」看到賞賜井然有序地開始發放,胡真地心情不錯,閑談了起來。「不可能是我了。」符存審心中有數。
「吾皇萬歲!」有士兵領了賞賜,喜氣洋洋,情不自禁高呼道。有人帶頭,情緒便感染了其他人,接著便是山呼海嘯般的呼聲。符存審策馬行經隊列前時,歡呼聲更上一層樓。
他帶鐵林軍好幾年了。
不知道多少個夜晚,一絲不茍的巡營。不知道多少次戰前,為士兵們排除顧慮。
不知道多少次戰中,臨機決斷,擲出勝負手,讓人佩服。他,已經獲得了鐵林軍的軍心,至少是一部分。
胡真與邵慎立入場時,歡呼聲便稀稀落落了起來。胡真倒沒什么,他也是武夫,也曾領軍多年,這種現象并不讓他感到奇怪。但邵慎立的臉色卻有些不好看。
少年人嘛,又是天潢貴胄,不應該天然獲得士兵們的擁護與支持嗎?怎么鐵林軍上下只給符存審歡呼,不給自己歡呼?
胡真看了看楚王的臉色,有些擔心符存審被進讒言,于是策馬靠了過來,低聲解釋道:「殿下,其實當年秦王也曾至鄭州,代天子迎接班師的武威軍,當時武威軍上下也沒給秦王面子。秦王深以為恥,故愈發苦練武藝、誦讀兵書,戰陣之上每每記得當日之恥,勇猛精進。其實這就是武夫的德行,不用太過在意,都是渾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