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
韃靼人腹背受敵,很快頂不住了,向后潰去。
兀魯黑背上中了一箭,氣得破口大罵。這絕壁是被自己人黑了!
電光火石間,他只能猜測是在逛窯子時結(jié)下仇的某人。但這會也沒工夫仔細想了,他撿起一桿鐵骨朵,快步前沖,追著韃靼潰兵的后背勐砸。
其他步戰(zhàn)士卒亂哄哄地沖了上去,有人已經(jīng)開始迫不及待地割起了人頭。
黑眼珠見不得白花花的銀子,每個人頭都能換賞賜。賞賜可以買吃的、用的,還可以嫖,用處大著哩!
朱瑾沖了一圈就停下了。敵人已崩,沒必要親自上了,掉份。
他駐馬到遠處,仔細觀察起了各部的表現(xiàn)。
畢竟是做過節(jié)度使的人,他的眼光是非常老辣的。
在他看來,女真人并不是合格的騎兵。一部分女真人確實養(yǎng)馬,也會騎馬,但怎么說呢,人馬結(jié)合的能力遠遠不如草原牧人。
軍使夏魯奇是了解他們稟性的,給他們配發(fā)的馬匹多是騎乘馬、馱馬,而不是戰(zhàn)馬。女真人主要還是下馬步戰(zhàn),以步弓、長槍、鈍器對敵人的騎兵發(fā)動沖鋒。
與之相反,契丹人則不是合格的步兵。遇到敵襲,下意識就要拉開安全距離,然后用弓箭射你。
蕃人與蕃人,也是不一樣的。
東北草原上先后興起過以步戰(zhàn)為主的高句麗、渤海,強盛時可以壓制鮮卑、突厥、契丹的騎兵,但衰弱時則被對方壓制乃至奴役。其實迭里特那句話沒錯,騎馬射箭和下馬步戰(zhàn),哪有強弱之分?東北這兩大族群冤家爭斗了得有上千年了吧?至今還是此起彼伏,一方興起,一方衰落。
如果大夏不進攻遼東,大概是騎射的契丹興起,要掀翻曾壓制過他們的渤海國。
而契丹衰弱后,誰來掀翻他們的統(tǒng)治?擅長步戰(zhàn)的女真人?
女真人衰弱后,又是誰來掀翻他們的統(tǒng)治?擅長騎射的室韋人?
真正合理的做法,其實還是均衡發(fā)展。
筑城農(nóng)耕的高句麗人在吞食了大片草原之后,也注重發(fā)展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