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
閣羅鳳于是怨怒,起兵造反,攻破姚州,張虔陀自知捅了大簍子,飲鴆自殺。
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聞閣羅鳳反,起兵八萬征討。閣羅鳳上表謝罪,愿意退出姚州,賠償損失,鮮于仲通不許,蓋因兵馬都召集了,給朝廷的奏疏也寫了,如果原諒閣羅鳳,問題很大,戰爭正式爆發。
鮮于仲通率軍直入洱海地區,為閣羅鳳擊敗,八萬唐軍死傷六萬。但南詔損失也極為慘重,因為地方上被禍害得太慘了,原本人煙稠密之地,被唐軍燒殺搶掠,人口銳減,減少的還盡是烏蠻本部人口——閣羅鳳使用的什么戰術,史書無載,大概率是全民抵抗、焦土戰之類,不然地方百姓也不會損失如此慘重。
鄭遠拿此事來說,大概意思就是即便夏軍如鮮于仲通那樣打到南詔的都城,也不會有好果子吃,必然會遭受慘敗。
“使者大可不必逞口舌之利。”邵明義笑了笑,然后拉著鄭遠登上了城頭,指了指遠處一個人頭攢動的營地,道:“知道那里都是什么人么?”
鄭遠若有所悟,但不說話。
“那是貴國俘眾,共計三萬五千一百余人。再過數日,在大渡河俘虜的近兩萬人也會被押解而來。”邵明義說道:“等這仗打完,或許還有更多的俘虜。圣人有令,盡數發往江寧府修宮城。”
鄭遠臉色難看。
驃信鄭仁旻帶到會川都督府的人馬還不足兩萬,其中還夾雜了大量部落丁壯。從人數推算,至少有十二三萬人沒能回來。其中,死于夏人之手的絕對不會超過兩萬,被他們俘虜的有五六萬人,那么還有五萬人去哪了?
他大概能猜到一些。
除墜崖而死的外,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慌不擇路,躲入茫茫群山之中。如今過去一個月了,這些人如果沒能順利逃走,大概率會死于山中。
饑餓、疫病甚至是部落洞主的捕殺,都有可能。能被夏人俘虜都算是幸運的了,至少能多活很長一段時間。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得到赦免。
“不要想太多。”邵明義看了鄭遠一眼,道:“有些人,伱本不該惹。古來那么多君王,有些寬宏大量,有些溫文爾雅,有些老謀深算,有些深不可測,每個君王都是不一樣的,你們仔細想過今上是什么樣的人嗎?”
鄭遠無言以對。
“明日我便遣人送你去長安。”邵明義又道:“大長和國的命運,全在圣人一念之間。”
說罷,徑自下了城頭。
大長和國的命運,其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這世間,并沒有什么一成不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