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
“朕親提黃鉞,徑掃氛妖,風驅銳旅,電掃渠魁。諸將士被甲胄以征行,歷星霜以扈從。既立奇功,豈無殊恩?應扈從征討將校,于二月十八日出京……”
“朕憂不能躬總萬機,日厘庶政。詢于大臣,稽以古訓。用建親賢,以貳神器。皇太子承節,博厚寬仁,孝敬明敏。應軍國政事,便令權勾當。內外臣僚,宜協乃心,輔我元子,以安黎庶。布告中外,咸令知悉。”
春社節剛過,一份《皇太子勾當軍國敕》由中書發出,門下批復,布告中外,很快就傳遍了遠近。
所有人都知道,圣人要親征西域了。而這個時候,太子一下子成了焦點。
他的武勇和軍略,沒人會質疑。如今要看看治國理政怎么樣了。
好吧,現在或許看不出來,因為中書諸位宰相已把國家大事打理得井井有條——事實上,即便對今上而言,經他手的國事也是少數,絕大部分都是宰相們完成的。
太子監國,會不會尊重老臣們的權威?這是一個看點。
太子監國,會不會改變圣人的一些政策?這也是一個看點。
太子監國,會不會打破圣人堅持十余年的某些治國理念?這還是一個看點。
當然,只要太子不傻,都不至于現下就大舉改弦更張。他要做的是蕭規曹隨,延續圣人的理念,維持下去就行了。
圣人讓太子監國,并不是看重太子的治國才能,而是要用他的軍事能力,想必太子也很清楚這一點。
另外一點就是,這次是真·信號了。
太子常有監國太子則不常有。能監國的儲君,無論是皇太子、皇太弟還是皇太叔,那都是真·繼承人,即便不是百分百,也八九不離十了。
這份敕書是要發往全國各道州的,可以說極大穩固了太子的地位。
二月初五,春社節假期過后,皇后、太子及文武百官便要離開長安,返回洛陽。
臨行前,邵樹德把太子叫到跟前。
“若國中有亂,你該怎么討平?”邵樹德坐在案幾后,問道。
皇后端來了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