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驚訝
“走勃達嶺,去八剌沙袞,召集大軍,再殺回來。”奧古爾恰克說道:“這一次,我一定要親手斬下薩圖克的頭顱,做成酒器。”
李守信累得夠嗆,抓緊最后的時間吃點東西。有時候他都覺得好笑。在侄子發動兵變前,奧古爾恰克昏庸無比,猶豫不決,瞻前顧后,可以說把所有錯誤都犯了一遍。但在侄子造反后,他又十分果斷,一路奔逃,從不猶豫,以至于追兵只能在屁股后面吃灰。
有意思嗎?
再說這勃達嶺。唐時名“凌山”、“綾嶺”,是一條通往蔥嶺以西的交通要道——后世烏什縣別迭里山。
漢元帝時遠征康居,陳湯、甘廷壽逾蔥嶺,經大宛,趨康居,走的便是這條路。
天寶年間,高仙芝率兵二萬、蕃眾五萬,深入七百里,突然出現在怛羅斯城外,主力走的就是這條路。
用后世的地理來說,這條路從阿克蘇烏什縣西北出發,翻越別迭里山,經伊塞克湖南岸,抵達塔拉茲。山脈兩側都有驛道,唐時設驛站,便于來往行人。
而在這條路北邊,還有一條被稱為“冰達坂”的道路,即通過阿克蘇溫宿縣西北的冰達坂(穆素爾嶺、托木爾峰),走伊塞克湖北岸,終點一樣。
這兩條路的區別在于勃達嶺一年四季都可通行,而冰達坂只能在冰雪融化后才能走。當然,如果你強行要走,也不是不可以,自漢至清,在冬季走冰達坂的人也不是沒有,但據記載,商隊需要帶上鏟子、鐵鎬,遇到難走的路段時,把冰雪鏟平,做成一級級的階梯,用繩子牽著馱馬上下山。
它倆都是溝通蔥嶺東西的重要交通孔道。
在喀什那邊,還可以直接西出,走蔥嶺南原,至費爾干納盆地,經塔什干至塔拉茲,這也是一條驛道。
高仙芝西征怛羅斯,主力走勃達嶺,偏師走蔥嶺南原,兩條路都能走通。
奧古爾恰克此時提到走勃達嶺,那是真的要溜了,徹底放棄蔥嶺以東,到八剌沙袞召集突厥、回鶻、葛邏祿舊部,試圖東山再起,但——有那么容易嗎?
“可汗,光靠自己,未免勢單力孤,不如遣使至高昌,邀大夏天兵而來。小小薩圖克,還不手到擒來?”李守信吃完肉脯,建議道。
“也好。”奧古爾恰克也不再猶豫,直接應道。
說完,點了他的二兒子多羅斯特勤,在十余親信的護衛下,前往高昌。
李守信也不含糊,讓翰林學士楊凝式跟著一起回去,面稟蕃情。
一切妥當之后,奧古爾恰克帶著志愿跟隨他西去的樣磨人、回鶻人、葛邏祿人,離開了已經愈發危險的跋祿迦,數百騎趁著降臨的夜色,向西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