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
趙在慶心下一喜,但還是有點愁眉苦臉的樣子。
趙鳳瞟了他一眼,道:“別藏著掖著了,說吧,什么事?”
“使君這里有方便使用的荒地嗎?”趙在慶問道。
“有肯定是有的,但你問這個做什么?”趙鳳奇道。
“去歲圣人攻破疏勒,得王宮諸般寶貝,發賣予商徒,令其拿糧食來交割。”趙在慶說道:“有人覺得長途轉運糧食不劃算,于是召集了一批鄉黨,在姑墨州偷偷找了一處地,自己種糧,收獲后運到疏勒,賣給朝廷,大獲其利。”
“這……”趙鳳一聽有些驚訝,還能這么玩?
其實,歷史上清代西征時,很多商人就是這么搞的。
一開始,他們也是長途運糧,沒想到這茬。
但某天,有個“小機靈鬼”突然想通了,朝廷要的只是糧食,我從蘭州千里運糧,人吃馬嚼,成本賊高,與其這般,不如去西邊找個地方,雇人種糧,結果大獲其利——其實,又何止商人種糧,左宗棠還鼓勵士兵找地方種糧,所得全部市價收購。
當然,這種情況只能存在于朝廷拿真金白銀來買糧。如果他們想的是白嫖,那就沒戲了。
清朝西征比較特殊,朝廷自己的運力主要拿來運軍事物資了。
因為大量使用火器,后勤運輸任務激增,遠遠不是冷兵器時代能比的了。
西方拿破侖時期,為了給一支部隊提供后勤補給而準備了4500輛四輪馬車,其中2500輛是運送彈藥的,可見一斑。
但冷兵器時代,消耗就小多了。糧食之外,最大宗的消耗品是箭矢,可絕大部分箭矢是能夠重復利用的,且由士兵個人攜帶。
高仙芝能帶著七萬軍隊在龜茲與怛羅斯之間來去自如,但火器部隊卻沒這么簡單,這也是乾隆西征打光國庫的重要原因——他若還想著白嫖商人的糧食,那這仗干脆別打了。
“伊州不行,雖然還有荒地,但都有主了。”想了一會后,趙鳳說道:“你若覺得運糧麻煩,想要去西邊種糧,我覺得可以去北庭。”
“北庭?”趙在慶有些驚訝,問道:“他們那邊也要打?我來伊州的路上,看到安東、豐州的府兵都回家了。”
“府兵走了,符存審、王彥章、朱瑾等人沒走。”趙鳳說道:“遼東今年還會征調三千府兵西行,加入北庭行營,歸符存審指揮。六月之后,他們肯定會有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