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
營地四周,還有人在擠奶,部分提供給百姓飲用,部分制作成各種奶制品,讓他們帶著上路。
邵樹德來到了烤架前。
“楊亮和朕說,疏勒搶運回來的糧食不如去年多了,不過亦可讓搬過去的鎮兵家屬度過開荒第一年。”他親自動手在大鐵盤上煎魚,口中說道:“同光二年(917),他還要出擊一次,朕準了。波斯那邊的使者,現在還沒到高昌吧?”
“如果天氣晴好的話,也得正月里才能到高昌。”理蕃使楊爚答道。
“慢慢走,不著急。波斯自己也焦頭爛額的。”邵樹德笑道:“北線連續兩年被擄掠,太宗多年成果,讓不肖子孫吐出去了一半。又因為這兩年的戰事,內部矛盾沒能壓下去,一堆破事。正好掠其錢糧養我西域。”
掠其錢糧,壯大自身,是邵樹德最根本的目的,戰爭始終只是手段罷了。
一萬戶鎮兵家屬已經在今年分三批到位,再加上一些零散的百姓,根據最新增補更新的數字,疏勒鎮下轄一鎮城、二守捉,總計20300余戶、85200余口,已經快接近回鶻時代的戶口了。
昨夜邵樹德睡不著,起身看輿圖,已決定今年再發兩千兵至疏勒,將鎮兵員額提高到一萬二千步騎。
增兵的主要原因是蔥嶺、南原二城占去了不少兵力,需適當補充一下。
多加兩千戶人其實沒什么,疏勒還養得起,但路上提供遞頓開支的州縣卻有些吃不消了,主要薄弱點在伊州、瓜州,涼州、西州問題不大,焉耆、龜茲、姑墨也能勉強支應,問題就在前兩者。
“開春黃河化凍之后,令直隸、河南、河東三道,轉運糧草、器械至會州。”一口氣煎完三條魚后,邵樹德將其分給隨行官員們,然后說道:“不過,這也只是稍微減輕了河隴百姓的負擔,不夠解渴。”
眾人豎起耳朵聽著。
“朕意已決,過完正月,發直隸夫子五萬、河南夫子三萬、河東夫子兩萬,共計十萬丁壯,前往河西轉運糧草。河隴夫子,可放歸十萬人,令其歸家務農。”
“陛下圣明。”眾人還有什么好說的?
這個決定確實圣明,不是諷刺,但一般人真做不到,或者不愿做。
古來征兵,為何不愿在京城附近征募?一個確實戰斗力低下,另外一個則是天子腳下,關系復雜,各家沾親帶故的,實在不好整。
西域打仗、移民,就近征發河隴夫子是應該的。但三年了,缺少了男丁的家庭日子有多難熬?即便三年間各縣鄉輪番征發,也已經極大影響農業生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