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給積分的人
宋亞上前,雙手接過三哥遞來的證書,臺下適時響起了掌聲。
三哥退后,海登又上臺,頒給宋亞一個透明塑料獎杯,“我代表……雜志(一個和sbk唱片關系很好的小媒體),將阿美利加三月最佳新人作曲獎項頒給亞歷山大·宋……以此表彰他為我們帶來二手店這樣的優秀作品……”
宋亞接過獎杯,海登朝他眨眨眼。
“謝謝,謝謝。”東西領完,宋亞站到演說臺前,將獎杯和證書放到臺子上,從口袋里掏出演講稿。
“謝謝bi對我個人的肯定和……雜志的謬贊,女士們,先生們,我生于此,成長與此,作為一個貧困而又普通的單親家庭男孩,我要感謝整個社會對我的……”
說著說著,他漸漸放松下來,一邊念著稿子,一邊還能分心二用,觀察著面對面聽眾的種種細節。
丹尼爾說,要幫他理解阿美利加整個社會的運行方式,如今就是最好的實證環境了。
丹尼爾說,要做那個‘給積分的人’,此時此刻,就是他努力嘗試的成果。
他給了校長一個遭遇‘種族歧視’理由,給了校長一個‘頒獎活動’的理由,他給了積分,而校長把這個理由化用為一次實際上的政治活動,校長給了安德伍德議員和米歇爾博士積分,而安德伍德議員和米歇爾博士為自己提供幫助給bi施壓,他們同樣也是那個給積分的人。
也許,這就是社會運轉的實質吧。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音樂老師……”宋亞念道這里,控制臉部肌(肉ròu),對臺下的音樂老師露出感激的笑容,“在我對音樂充滿懷疑時,是您的關懷和嚴厲重新給予我信心,讓我在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是您,給了我這個窮孩子種種方便,讓我在學校樂器儲藏室里沒有干擾地專心創作……”
在他念這些的時候,他看見臺下所有人都把目光注視向音樂老師,眼神中的贊賞,笑容的弧度,都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就像是社會默認的一種‘禮樂’,一種‘儀軌’,甭管內心怎么樣,外在表現上必須符合主流的行為模式。
音樂老師給過他幫助,他也報以積分,不知道以后她用會這丁點積分做什么,也許是升職的資歷,也許是別的什么,當然,那些就與自己無關了。
“我還要感謝我的數學老師……”宋亞把目光移向臺下優雅的老太,“沒有您的鼓勵和幫助,也許我就像那些自我放棄的孩子一樣,開始把精力放到無所事事的玩樂、接觸黑幫、接觸毒品……我記得你給了我滿分之后,所有人都叫我a+,他們拿這個當外號,我很自豪,所以我在作品的署名就是a+,aps……”
老太看著自己,眼眶濕潤,目光中滿是慈(愛ài),一直在微微點頭,也許他已經把積分用在教書育人的自我滿足了吧。
“我還得感謝您,蘇茜姨媽……”他把目光轉向蘇茜姨媽。
蘇茜姨媽對教師階層熟悉的這種‘儀軌’就一無所知了,她激動地指著臺上的自己,對旁邊人用天賦rap炫耀著,“這是我妹妹的兒子,我從小把他養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