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郭榮的難
待到朝廷大軍勝了,圍太原的時候,大軍一下猛增到十幾萬!
多出來的那些哪里來的?
各路節度使的軍隊,之前在哪?一個個說是在哪哪圍城,在何地與敵接戰,搞得似乎北漢也出十萬大軍了。
史從云可不傻,他從那些節度使的傳言說辭里聽到一個詞:“觀望”!
沒錯,他們都在觀望!看周朝禁軍能不能打過北漢和遼國聯軍。
越是隨著時間推移,見識太原周邊戰場的各種現象,他越發覺得郭榮很難。
如果高平輸了,周朝要么成為附屬,要么分崩離析,至于那些節度使,史彥超覺得很少有人愿意為周朝拼到底。
所以高平一戰其實主要是周朝禁軍打的。
之后因為勝利,節度使們都麻利的帶兵過來了,可官家郭榮依舊難以約束管教。
這就是唐末到如今軍閥割據的天下,哪怕表面臣服,也說不定突然就會背刺,這幾十年來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最慘的十年前后晉末帝,原本數次擊敗契丹軍,正當他作著收復幽云十六州部署時。
前線大將想學石敬瑭,給契丹國主當舔狗就能作中原皇帝,于是直接叛變。
帶著后晉舉國十幾萬大軍在前線投降契丹國主,晉末帝就這么毫無還手之力的成契丹人的俘虜,之后被帶到北方。
其實經歷過唐末五代十國,對武將的不信任幾乎是刻在骨子里的。
在這個道德崩壞的五代亂世,想以各種人情維系與軍閥的關系簡直癡心妄想,親情、友情、愛情、恩情、上下級關系,忠義孝道等等,大多數時候都沒用,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
所以郭榮登基就是內外交困的危機時刻,好在他很有魄力,力排眾議的御駕親征,打一場大勝的高平之戰,破北漢遼國聯軍,瞬間聲威大震。
對內震懾住觀望搖擺的節度使,對外嚇得覬覦中原的北漢和遼國不敢動作。
對這樣一個人物,史從云心里既感佩服,又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