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南唐援軍
李重進看著他,神色中閃過訝異,隨即點頭,“好!你說得有理,有沒有辦事戰場上見。
某先走一步,你那控鶴軍集結的速度可太慢了。”
言罷打馬過去,帶人向向南走了,很快大片旗幟在隊伍西面移動,舉起漫天灰塵。
史從云心里有怒氣,回去把王仲、董遵誨、羅彥環、榆程、申知義幾個都使叫來大罵一頓,整頓集結人馬這么慢吞吞的,還打什么戰!
隨后即刻命人整軍,率控鶴左廂前五軍向南奔襲正陽方向,救援李谷!
......
盛唐縣地處淮河支流岸邊,是南唐國重要的水軍大營,從這北上,在正陽附近水道匯入會淮河。
劉彥貞率領的大軍就是走盛唐到正陽的路,水路并進。
劉彥貞騎在馬上,看著河中舟船連綿數十里,桅桿林立,塞滿河道。
陸地上將士們六人為一排,在案邊大路上排成長龍,一眼看不到首尾,只能隱約看到林立的旗幟在曠野和一片片寬闊連橫的農田間飄動。
這樣的壯闊景象,一時間讓劉彥貞躊躇滿志,心里激動萬分。
他父親是強盜出身,一步步靠吳立功爬到高位,而劉彥貞則從小富貴出身,蒙蔭受恩賞,為神武統軍卻沒經歷過什么廝殺。
如今被南唐國主拜北面行營都部署,率領三萬多主力戰兵援壽州,還有萬余輔兵,數萬民夫,兵車旗幟連亙接近百里,戰艦銜尾,蔽淮而上,頓時覺得威風到了極致,胸中的雄心壯志都難掩飾了。
他得意的對身邊的部將說,“以我們這支大軍的軍威,天下間還有誰能夠抵擋?
我看等大軍一到,壽州的圍就解了,到時候如果能斬獲幾顆敵將首級添幾分功勞更好。”
往北走幾天快到淮河邊上時候,前方斥候回報,說周軍大將李谷,害怕王師毀斷浮橋,腹背受敵,燒了壽州城外的攻城大營,開始退保正陽。
劉彥貞聽了更是得意,大笑李谷怯懦,周圍部將都紛紛稱贊他早有遠見,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