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江南的年近
那史從云率著大軍過江時,連國主都要唯唯諾諾,討好服軟,“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這就是當今世道。
所以不少人開始準備后路,都悄悄的討好周宗,想在將來有條路走,如果周軍再次南顧,很有可能又是史從云領兵。
而朝中連國主也對周宗感激無比,因為說動史從云退兵,周宗是大功臣。
隨后,國主李璟不顧眾人反對,一意孤行,準備年后遷都洪州,同時準備傳位給太子。
許多人依舊試圖以洪州不適合作國都,遷都花費巨大,劃不來等等來說服國主。
“到如此地步,他只想安安穩穩的趕快享樂,把家國大事丟給兒子,到時如果亡國也不是亡在他手中.......”金陵望山樓,韓熙載無奈的對老友徐鉉道。
“所以他們再勸也是沒用的,根本不懂國主的心思,不是洪州適不適合作國都的事,也不是遷都會不會靡費巨大的事,而是洪州可以茍安一陣子,讓他安心享福,再把國主之位往下傳。
老夫也該退出朝堂了,只是不知道這江山社稷還能支撐多久.......”
徐鉉許久沒說話,見老友郁郁不得志,他最終安慰道:“太子或許是明主。”
這點韓熙載沒有反駁,“只是國主好詩文詞賦,性猶豫軟弱,太子與他性格不同,只怕得不到信任,如果太子能順利幾繼位也是好事。”
“我聽說皇六子李從嘉王妃是周宗愛女,被史從云擄走,國主為安撫他,讓他入宮值崗,陪同父親左右。”徐鉉開口。
“皇六子與國主性情相似,都是喜愛詞賦詩文,又無勇略,只盼國主能明白國家需要一個果決梟悍之主,而不是一個書呆子.......
罷了罷了,老夫明明說了不理朝政,總忍不住說那些事做什么,說些別的吧。”韓熙載嘆口氣。
兩人邊說邊吃酒吃菜,屋內的炭火嗶啵作響。
“既然不說國中的事,或許能說說國外之事,周國接下來還會出兵嗎?”徐鉉提出問題。
韓熙載肯定道:“老夫看周國皇帝是個胸有大志之人,當初一開戰國主便提出以江北六州之地求和他不同意,一直用史從云奪了江北十四州才善罷甘休。
他的雄心大志如果不變,必定會逐步吞并天下,要吞天下,當下最危險的應該是蜀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