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史從云一張嘴
王樸的戰略思想其實是很明確的,就是先整合南方,壯大國家,等待時機成熟,再對北方發難,與遼國一決雌雄。
郭榮最后沒有繼續執行這種戰略,可能也與王樸提前離世,沒有人在身邊時刻提醒他不要忘記大戰略有關系。
基于這種戰略設想,南平武平是必須拿下的,這兩地方加起來大概就是三國時的荊州,無論是向東攻略江南,還是向南收復廣東、廣西,亦或是向西進攻蜀地,都能從這里出兵。
所以三國鼎立的時候,魏蜀吳都在這邊地方打得不可開交,荊州在赤壁之戰后,曹操占據一片,孫權占一片,劉備占一片,三家在此拉鋸對峙,上演很多權力角逐,明爭暗斗。
而最先徹底丟掉荊州領土的蜀國也最先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本,足見這地方的重要。
所以王樸才會反復強調。
不過史從云覺得王樸厲害歸厲害,有戰略眼光歸有戰略眼光,還是太耿直了,不明白人的心思。
像他這樣的老油條早就看出來了,官家為什么沒松口?是因為官家不明白這兩地方的重要嗎?
肯定不是,官家也不是傻子,而且王樸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官家難以下定決心是因為面子上的問題,武平和南平兩個王實在太恭順,對大周恭恭敬敬,盡孝道十分賣力,特別是史從云奪了淮南之后,那更是恭敬得就差把捧著官家叫爹了。
而且兩國都送來大量的進貢,恨不能把自己家底掏空。
這樣一來官家有兩個困境,一個是道德上的困境,畢竟人家那么孝順呢,出兵去打不好。
二是利益的權衡,如果放著兩個唯命是從的土皇帝,或許也是好事,每年還能收大量保護費,如果出兵去打,量草輜重花費說不定還賺不回來。
所以官家猶豫的是這些,而不是這兩地方重要不重要的問題。
又聽王樸說了一會,官家皺眉,抬手示意他不再說,便看向史從云。“史愛卿到了,你給朕說說你的看法,如果意見和王樸一個意思,就不用開口了,朕已經明白。”
史從云上前,拱手道:“官家圣明,關于這兩個地方,臣想到了歷史上的事情。”
眾人紛紛看向他,官家也好奇看過來,“你說說看。”“當初秦滅六國,最強大的敵人就是趙國,長時期和趙國作戰,到后來時機差不多,始皇帝想一統六國,他最想滅的是與秦國打得時間最長的趙國,但在趙國面前還有韓國,到底要不要先滅了韓國就成了大問題。
也成了李斯和韓非之爭的關鍵。”史從云臨時想到這個典故,便開始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