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回京的危機
趙匡胤陳橋兵變發生在郭榮死一年后,辦法就是謊報軍情,讓樞密院下調兵令,把大軍帶出城后突然反戈控制大梁,如果不謊報軍情讓樞密院下令,趙匡胤也是沒法調兵的。
歷史上是官家臨死前立即想辦法把大軍全部帶回開封,解除將領的軍權,可這次或許是打得太順,順到官家不忍撤軍,結果他病重時多數大將都帶兵在外,軍權還在各個將領手中,這就十分危險。
“我現在只盼著他們能把大軍都帶回來,一旦收回軍權就不足為懼了。”趙侍劍之所以說他還很忙,忙的就是這些事情。
“大軍不能全部帶回來,我一天都睡不安穩,李重進,張永德是皇親,李繼勛和我有過節,偏偏他們手中還有大軍.......”史從云道。
“剩下的就是各路節度使,像李筠那類人.......”史從云道,人們都覺得趙匡胤陳橋兵變好像很簡單,但兵變只是開端,兵變之后大約有五六個節度使都準備起兵造反。
但由于趙匡胤應對得力,殺伐果斷,所以最終造反的節度使只有兩個,但如果當初稍有差池,就會再度天下割據,瞬間分崩離析。
這點也是隱患,好幾個節度使只是礙于沒事可以發難,對中央早就愛理不理的,只要給他們個理由,比如清君側,誅逆賊之類的,立即就會跳起來。
“這是兩種人,我覺得要分開處理。”趙侍劍道。
史從云放下筆,把手伸進被窩里暖和,“你說說看?!?br/>
“李重進、張永德、李繼勛這一類和李筠他們不同,他們是朝廷大將,強大是因為日手中有兵權,想辦法讓他們交出兵權就毫無威脅了。
可以借皇后的力,讓皇后出面,皇后攝政,大將在外回京之后理應交兵權,官家不在就交給皇后也合情合理,只要收回來立即給他們安排閑散官爵,就不會有事?!?br/>
“要是他們不愿意呢?!笔窂脑圃挼揭话?,突然笑道:“老子傻了,他們交兵符要進宮......我掌著皇城防務呢,現在就怕路上出事,或者他們領兵在外,直接不回來了。”
趙侍劍說:“這也可能,如果他們感覺到危險,不敢回京,上書要求領大軍戍守邊境,也不敢逼迫他們.....”
史從云無奈,“只能聽天由命?!?br/>
“李筠那些節度使在地方勢大,想削他們的兵權是不可能的。”趙侍劍接著說。
“那就必有一戰了,先對付李重進那些人,穩住節度使,等控制全部朝廷軍隊,才能收拾那些地方節度。”史從云感慨。
“嗯,我覺得要一步一步來才穩妥,千萬不能逼急了讓他們站在一塊兒?!?br/>
“你說的都有道理,官家當初也是無奈之舉,大周開國時危機四伏,為了打仗為了對付外敵,只能對那些飛揚跋扈的節度使再三忍讓,但往后這個國家要有長遠的未來,必須把這些地方小朝廷給收拾了?!笔窂脑普f著說著又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