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蜀國出兵
“也是,不過魏樞密也要注意身體,很多事情能交給年輕人去做就交給年輕人去做吧,讓他們多鍛煉鍛煉。
以后還有清福氣要享呢。”史從云囑咐。
魏仁浦拱手點頭,:“謝秦王關懷。”
史從云看向遠處大道盡頭的密集旌旗.......
這關懷不是假的。
如果按照歷史的記載,李谷和王樸都早死了。
史從云很擔心的,大周這幾個宰相都算是人才,但多數都五十來歲就死了。
李谷可以歸結為操勞成疾,每次都是他負責大軍后勤,還要帶兵打仗,太原的時候他接替符彥卿為太原都部署,淮南的時候是他率軍先殺過淮河,架設浮橋接應后續大軍,后來拿下淮南之后就讓李谷知壽州事,也是總理大軍后勤。
李谷曾接連好幾次上書給官家請求退休官家都不準,最終在軍中勞累得疾去世。
官家想必也有無奈,像李谷這樣文武雙全,能保證大軍后勤,能帶兵打仗的文人宰輔實在不好找啊。
大周有出謀劃策的宰相,如王溥,范質,王溥,魏仁浦都是,但能干事實的頂梁柱只有李谷一個。
因為中國儒家士人文化流行,士人控制文化輿論,謀士作為士人的代表,給人的錯覺似乎天下大事都是那些重要謀士動動嘴皮子就搞定的。
其實放屁,仔細想想朝堂的結構就明白這種想法錯得離譜,三省中書、門下、尚書;中書、門下都是議事的機構,尚書是執行機構。
自唐初之后,中書令,門下侍中,都用來個人加官,唯獨尚書省首官尚書令從來不給人。
設官也只設尚書省二把手左右仆射,連救了大唐的郭子儀想加尚書令,朝廷都不給,理由是李世民短期擔任過尚書令,所以以后都不能加尚書令。
其實仔細想想都不合理,那也有皇帝繼位之前擔任過中書令啊,怎么中書令還給人。
說到底,尚書令權力太大,執行單位永遠是權力中心,執行,或者直白的說做事才是成就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