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漢中門戶
“大將軍,你問這個是想分開殺蜀地的人,還是殺北方的人.......”有人問。
史從云哈哈大笑:“哪里的人也不殺,蜀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要地,從千年前開始,秦,漢,唐以來都是,蜀地自然要納歸朝廷治下,蜀地所有百姓都是朝廷子民。
既然你們是我們的子民,朝廷大軍怎么會隨意殺你們,若非你們抵抗,也不會有戰(zhàn)事?!?br/>
他這一番話,把眾多戰(zhàn)俘都聽得有些懵了。
“你們現在那個所謂的國主孟昶,不過是河北來的土財主,他帶人來蜀地占山為王,欺壓百姓,他的宮殿用玉石建筑,他撒尿的盆都是鍍金的,宮里的女人有好幾萬,那都是你們的妻子女兒。
王師此來,就是要討伐孟昶,解救蜀地萬民,普通士兵、百姓、臣子,只要投降,既往不咎,如果能為大軍開城門,能為大軍帶路,另有賞賜。
況且天下一家,就像之前的漢、唐,蜀地也是天下一部分,往后大家都會是中國子民,不該同室操戈?!?br/>
他說得很慢,因為人多,他要讓大家聽清楚,記明白。
“都起來吧,某不會殺你們,我殺的是契丹人,不是自己人;待會給你們發(fā)些糧食,放你們回去,回去之后跟你們的兄弟姐妹,父母官員說明道理?!?br/>
眾多俘虜聽后有些面面相覷,但很快又對著他磕起頭來,史從云讓人去安排,給他們每人發(fā)些干糧,放他們回去。
出于人道主義釋放戰(zhàn)俘是個好開頭,這是大周區(qū)別于其它五代十國的重要原因,也是官家被稱為明主的重要原因之一。
官家確實會因為戰(zhàn)場需要大規(guī)模殺俘,也會因為生氣屠城,但一般勝券在握之后,他就會放歸戰(zhàn)俘,并且給他們盤纏。
這在野蠻血腥的五代十國,可謂一盞文明的明燈,比如在山西,他就放過不少河東戰(zhàn)俘,還給他們沒人一匹布作為盤纏。
后來李筠抓了五百多北漢戰(zhàn)俘送進京城邀功,官家察覺出他們之中有些確實是士兵,也有些是被抓來冒功的普通百姓,就給了他們沒人一匹布,放了他們,讓他們自己選擇去留。
這種作為比起之前的黃巢、梁、唐、晉、漢等,是個巨大的進步,也使得大周更得人心。
這也證明官家確實有氣吞天下的志向,把天下人都當成自己的子民,才會有如此不同往常的舉動。
這點史從云也學到了,自他開始打仗起,除了對遼國,其它國家的戰(zhàn)俘他都是能放就放,除非戰(zhàn)爭正激烈,雙方勝負未分,放回去可能變成對方的生力軍時他才會痛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