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朕恨不能替你生
官員們也紛紛上來,說了一番動感情的話,場面一時間竟有些滑稽的感人。
陳喬看不下去,便回身問身邊同樣沒有加入眾人,只看江景的翰林學士徐鉉,“韓公今日為何不來?”
徐鉉看過來,拱拱手道:“稟樞密相公,韓兄這兩日身體不適,在家養病,來不了。”
“韓兄要多注意身體啊,若有空,老夫定會親自去府上探望。”陳喬道。
“在下代韓兄謝過樞密相公了。”
他點頭,有些愧疚的道:“也是老夫無能,讓韓公等才學之士受了委屈,這件事也是我的過失啊。”
徐鉉看著他,有些不懂這話里的意思,都不知道如何接了。
.......
陳喬不再多說,官場沉浮大半生,他自然明白韓熙載不是生病,而是怕了,故意的。
隨著北方的壓力越來越大,史從云咄咄逼人,國主除極力討好北面之外,居然也懼怕國中北方之士倒戈.......
對北方來的能人才士這些年來越來越不信任乃至提防排斥。
韓熙載原本就是北方來投靠的才士,這時更不敢說話,只能要么稱病,要么宴飲家中,裝作無心國事的樣子。
這件事也讓陳喬氣得不行,曾還寫了奏折,以當初秦時名相李斯的《諫逐客書》為例,勸諫國主應當兼容并包,廣納天下才士,才能使國家壯大昌盛。
奏疏中他以過去的秦漢唐為例.......
秦能一統六合,歷代賢能宰相的功勞很大,百里奚治國教民奠定秦國霸業;范雎制定遠交近攻國家戰略;商鞅、李斯變法強國;張儀破除合縱;呂不韋經營強國等等,可這些人都非秦人,而是六國之人。
六國不能容人,而秦國廣納天下之士,不問來處,才有后來的強盛。
到漢時更不用說,隨衛、霍建功立業封侯的沙場猛將不少是外族人,武帝托孤大臣是契丹族人金日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