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文化改組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契丹八部大族,都曾向他隱晦透露過不滿,連年的戰敗,契丹人死傷慘重,朝廷的不作為讓不少人越發不滿,還有一些則是原本就心懷鬼胎,想要算一算多年前的舊賬。
在不知不覺間,他才發現自己的同盟多了不少,這樣蕭思溫越發激動。
這些年來,契丹南北兩部,已經越來越漢化。
南院大王治下,漢人逐漸成為最多的民族,而國家主體本身契丹族文化上卻完全不是漢文化的對手,越來越被同化,隨著核心理念上“遵儒崇佛”,政治體制上照搬漢制,越來越多的新一代官員,如蕭思溫等,不只讀四書五經,很多習俗也越來越偏向漢人那一套。
而北院靠近草原,又是契丹人為主的遼國政治中心,漢化則更加緩慢些,所以南院的官員穿戴如果不摘帽子看發型,幾乎和南面的漢人官員一模一樣,而北院來的官員不少還保留契丹人的衣食住行習慣,十分容易區別。
除去對當今天子的不滿,他們這些人其實都認同,如果大遼國想要長遠,必須學習漢人的辦法,國家必須規范,文化需要傳承,雖然到如今已經有不少漢化的變革,但還遠遠不夠,如果他們動作不快,遲早不是南方的對手。
好在秦國皇帝之前給來信,雖然還是催促他把燕燕送過去,但也寬限了兩年,讓他有更多時間來斡旋。
而且看史從云強橫的口氣,想必接下來幾年,他們會暫休兵戈,如果秦國禁軍全在大梁,他們其實十分畏懼,之前的兩次慘敗,一次丟了幽州以南所有土地,一次丟了雁門關以南所有土地,如今還歷歷在目,他不敢忤逆。
說起這件事,他也十分頭疼。
如果說皇子耶律賢喜歡燕燕倒是好理解,因為兩人青梅竹馬,兒時還經常一起在永興宮附近玩耍,可為什么連燕燕都沒見過的史從云要盯著她不放?
蕭思溫不懂,只能歸結為傳言中秦國皇帝十分喜好女色,可能不知從哪里聽說了燕燕年紀還小卻是遼國中難得的美人,所以想要索取。
最終他也只得將這些煩惱事丟在腦后,他還有很多事要準備。
......
“你們根本不懂什么是孔夫子的儒家。”城外園林,史皇帝搖搖頭,對身邊的幾個宰相說。
今天難得休息,加之老父親史彥超運氣好獵到一頭鹿,他家也吃不完,又沒冰箱,干脆叫幾個關系好的宰相過來搞點大餐。
宴會上喝得差不多便討論起以后如果打下遼國之后,契丹人好不好統治的問題。
眾人都很悲觀,覺得契丹人可能就和當初的匈奴人,突厥人一樣難以對付,也不好統治,需要做好長期拉鋸,反復戰斗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