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章 企鵝病
1樓門診。
神經外科專家鄧建良教授正在忙碌,因為他準備收一個特殊病人,但是暫時猶豫不定,鄧教授也是三博醫院引進的老教授,屬于專家組成員,是三博醫院神經外科的顧問。
原來這批老專家分散在各科出門診,外科研究所成立之后,夏院長將這批老專家全部劃撥給外科研究所門診。
患者的磁共振片子掛在閱片燈上,鄧教授反復研究,還是覺得將楊平叫下來商量比較合適,于是打了個電話。
楊平剛下手術,于是連洗手衣也沒來得及換,披了一件白大褂就急匆匆趕到門診。
病人和家屬正在鄧教授的診室里,患者是二十七八歲的年輕女性,坐在輪椅上,旁邊扶著輪椅的應該是她的丈夫或者男朋友,一個高大英俊的小伙子,年齡與女子相仿,大約二十七八歲。
“企鵝病!”鄧教授指著閱片燈上的磁共振片子對趕來的楊平說。
企鵝病,學名是遺傳性小腦脊髓共濟失調,發病機制不清楚,發病一般主要累積小腦,但是有時候脊髓和顱神經也會受到影響,患者發病后,一般首先表現為步態不穩,走路像企鵝一樣搖搖晃晃,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書寫困難及精細運動障礙、言語障礙及吞咽困難、眼震、復視等等
通常發病10-15年后患者會喪失行走能力,一旦喪失行動能力,容易并發各種并發癥,這些并發癥常常影響患者的壽命,而且病情發展到最后會引起呼吸衰竭,睡覺的時候呼吸會停止,所以這種病不僅給患者帶來長期的身心折磨,也讓患者整個家庭背上沉重的負擔,苦不堪言。
因為這種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被認為是絕癥,目前的藥物治療和康復效果不是很明顯,只能稍微減慢病情的進展,即使號稱醫學先進的美國,對這種病也停留在基礎研究階段。
“你再查查體,我剛剛查過,巴彬斯基征陽性,雙手明顯震顫,運動失調、不隨意運動障礙、自律神經障礙,這些癥狀已經都比較明顯。”鄧教授介紹自己剛剛獲取的第一手資料。
“小姑娘也是慕名而來,聽說外科研究所的名號,所以找來我們這,想想聽聽我們有沒有什么辦法,實驗性的方法也接受。”最后鄧教授說明患者的來意。
隨行的青年男子趁楊平與鄧教授交流的間歇,立刻向楊平打招呼:“楊教授,我是老肖的同事,市消防支隊的。”
老肖,這位年輕消防員口中說的老肖是肖國強,楊平當時做的五段再植患者,后來老肖和一位小學老師戀愛結婚,結婚的時候,楊平和科室同事還一起去參加過婚禮。
逢年過節的時候,老肖夫妻總會買點水果什么的來楊平的科室看望醫生護士,有時候還會參加三博醫院的一些義工活動。
''是嘛,你好你好!老肖最近還好吧?”楊平跟這位消防員握手。
“他挺好的,現在換崗在后勤,自己一直想回一線,但組織上不同意,我叫方柳,她是我的未婚妻,叫蘭雪平。”消防員簡單向楊平介紹老肖的近況,也不忘記介紹自己和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