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節勸業會場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從川省到金陵逃荒的沈二應該是沒聽過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名言,若他曉得,一定很贊同這個俄國大胡子的話。
民國十九年開始,川省經歷了旱災,水災,雹災,蟲災,匪災連年不斷,沈二一家七口從古藺縣出發,到了金陵時便剩下他一人。
兩個妹妹,沒出川省就賣給了地主。
兩個弟弟,病死在湘省。
爹娘,餓死在鄂省的賑濟會。
沈二也不知自己是怎么順著大江到的金陵,反正也沒有意義,說不定哪天就餓死了,記那么清楚干什么呢,艱難活著便已不易了。
幸好,早些到了金陵的同鄉告訴了他一個好地方,金陵城不愧是天子腳下,竟然有勸業會場這樣的好地方,可供災民們在此寢息。
不然,他根本熬不過上個冬天。
安頓下來后,沈二也想找份工來做,可他既沒有文化,又沒有力氣,哪個店家愿意招災民,除了能吃,沒有任何可以壓榨的地方。
只有一個藥店掌柜說等回家結婚的伙計走了,可以讓他來試試,可惜,沒了后文,沈二后來才知道那家店鋪起了大火,人都死了。
“好人不償命啊。”
沈二蜷縮在勸業會場的湘省展館里,嘴上念叨了一句,將一個破鐵皮罐頭放在火上,里面咕嘟咕嘟燉煮著些什么,味道有些刺鼻。
現在天氣暖和了,這對他這樣的乞丐來說是最好季節,至少不會挨凍,而且有錢人家也樂意將剩菜剩飯丟出去,總歸是餓不著的。
今天他就從童家巷里,找到了這些魚骨和豬皮,特別是那魚骨,上面可還有星星點點的肉呢,雖然被黑狗子追了半天,但是值得。
他搓了搓手,用木棍在罐頭里攪了攪,然后墊著幾片樹葉將罐頭從火上取下,齜牙咧嘴中用力吹了吹,迫不及待的就往嘴邊送去。
“不準動。”一個發蒙的聲音響起。
沈二呆住了,他的后腦頂著一根硬邦邦的東西,他知道那是什么玩意,自己兩個妹妹就是被腰上別著這東西的人,半買半搶走的。